2)第57章 第 57 章_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在小少年好奇的眼神中止住了笑声,也没问他的名字。毕竟,刚刚他才说过自己,要是交换名字的话,平白让大家尴尬。

  于是转移话题道,“小君子一路来秦,可有何感想?”

  “秦法严明,百姓安定。”少年认真地说,“早听闻秦法严苛,可一路而来并未见面有刺青者,偶然有的,也都是多年前犯法者。刑徒虽多,但并无欺压的情况发生,可见官吏们都秉公执法,没有仗势欺人。”

  少年人显然对法律有自己的理解,滔滔不绝道,“虽然说,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1),但自秦孝公以来至如今,百姓已经习惯遵从君王,但秦法未变。牢狱人满为患,面有刺青者众,秦国百姓苦苛刑久矣。长此以往,百姓必心生不满。我本以为,秦国压制臣民,唯有战事强悍,如今一见,百姓也安居乐业。”

  “强秦,六国不可破矣。”

  最后一句话小少年说的很小声。若是秦国强大,没有任何缺点的话,那么他的母国必然会被秦国吞噬。

  “韩国也行法家之学,小君子以为何如?”顾衍听他讲的高兴,于是又问了一下如今秦国的敌人,同样推崇法家的韩国。两个推行不同的法家,秦国推行法,而韩国擅长术。君主暗中用术,让臣子捉摸不透君主的想法,从而不敢冒犯。

  顾衍实在不喜欢这样的治国方法,可从未听过有人能公正的说出自己的看法,于是才想起问问这个异乡的少年,

  小少年一紧张,还以为顾衍猜出了自己的出身,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顾衍听他犹豫,也没有催促,只当是小孩子还不懂这些。笑着摇摇头,从袖子里掏出一块饴糖塞到孩子的手里,牵着他走到田间,然后将鸱鸮杖放在地上后,凭借着记忆从田埂下到地里。

  多亏了秦国的田地都是统一的标准,顾衍可以靠着记忆避开补种的冬麦们。将深衣的下摆提起来,别在腰带上,爽快地将自己的绣鞋丝履脱掉,打着赤脚。顾衍早就让人将自己的绵袴裆部缝在一起,所以也不存在失礼的情况。

  这边,青衣少年捡起顾衍的鸱鸮杖,侍立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一幕目瞪口呆。顾衍的穿着打扮无疑是高等级的贵族之后,没想到这样端庄贵气的青年竟然能毫不犹豫的在冬天赤脚下田!这是普通的士都不会干的事。

  在确定了冬麦的生长情况后,顾衍从地上挖了些土,用手将土细细的捻碎。因为今年的蝗灾,植被都不生长了,去年洒下的肥料没有被完全消化,休息了差不多半年的土地非常肥沃。顾衍呼了一口气,湿热的呼吸在冷空气中迅速形成洁白的帷幕,遮挡了顾衍的视线。

  当然,他的眼睛还没好,并不在乎这点影响。但那边拿着鸱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