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 85 章_[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了。

  辛弃疾一个人参加江银中学招生考试的事情,朝野内外都有不少的人关注着。

  真的盼着他好的人不多,真的能判断事态走向的人也不多。

  皇帝的意思,是让他担负使命进入江银城留学,最好多找出些临国的破绽出来,就算真的能考的进去,留学归留学——每个月还是要回来述职一次。

  在辛弃疾知道可以进入江银留学之后,他就跟上下都禀明了消息,也说清楚自己其实并不算太懂临国学术的种种,不适合教导那些个学生。

  而文化/部那边的人安排了几个老师过来常驻临安城,一是可以帮扶他们临安里预备留学生的种种修习,二也是有外交官性质的过来勘察宋国情况。

  对于那几个外来的临国老师,朝廷上下的人甚至是皇帝本人,都殷勤了很多。

  从前辛弃疾一个人教九个人,吃苦费力不说教具都不好讨要,俸禄也是按从五品给的月例,出入陆府还被监视着和谁说话聊天,总之里外不是人。

  而那几个临国的老师过来,皇上特批了位置正好的府邸,没等人来就命人上下装潢一新佣人配齐,还给他们每人都授予正三品的朝廷官职,让临宋同时给他们发双份工资不说,一群官员都轮番登门拜访,恨不得把其中两个未婚的男青年家里塞满小老婆才好。

  说到底,还是后台的问题。

  辛弃疾出身所属金国的山东,而且并没有考取科举,背后也就是皇上看着他有用,留着当个能使唤的而已。

  可临国的这四位,不论男女,全都是临国皇帝亲自派来的——能一样吗?

  这一切自然有好事者特意说给辛弃疾听,然而后者直接摆手打断,继续安安心心做题。

  辛弃疾已经把《五三》《绿冈》之类的教辅翻来覆去的做了四五遍了。

  他本来就是古代人,学东西至诚至勤,睡觉地时候脑子里都是考纲和错题本里各种自己容易记混的要点,平时连吃饭都不忘记在脑子里默书,从来没有在哪个休沐之日停止过学习。

  单纯从学习的纯粹态度和个人自制力来说,确实古代人要比现代人好很多。

  原因第一是在于外物的干扰太少,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分走他的注意力。

  现代的学生身边全都是魔鬼——手机、电视、杂志,可能看书五分钟摸鱼两小时,真的写不进去作业的话玩个橡皮都能玩一个小时。

  但是古代人从小时候起就在一个物质和精神消费都相对匮乏的环境里长大,心里的杂念少做事容易进入状态,真想找乐子还得出门听戏看热闹才行。

  而论应试能力,其实古代人也做的非常好,某些方面甚至不亚于现代人。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发解试和省试,同时科举又分多个专科以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而省试科目有四项必考——诗赋、经义、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