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扈从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裨益社稷这种冠冕堂皇的话语,直接让他们看到好处就行。

  这两点做不到,所谓的变革就是空谈。

  对此,天子曹叡深以为然。

  故而也免了对王凌的问罪——

  系出高门的他在治理州郡这方面颇有官声,在地方上颇受世家豪右推崇,有他出声附和士家变革,居朝的公卿百官也会以此觉得士家变革不会导致地方世家豪右受损,进而不会竭力发对。

  可以说,天子曹叡这是玩了个以外掣内的权术。

  让在外掌兵事的都督声援,进而让居庙堂之高的公卿没有反驳的理由。

  毕竟,士家乃是兵事,他们这些在庙堂之人,总不可能比直接督领兵将的都督更清楚其中利弊吧。

  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夏侯惠的上疏至洛阳后,庙堂诸公的反应不一。

  哪怕有被天子私下授意的侍中刘晔、护军将军蒋济出声盛赞,都无改群臣众口不一,短时间内无法形成达成共识以推行。而待到满宠、司马懿与夏侯儒三位都督皆上表言可后,朝堂上原先持有反对意见的公卿便静寂了。

  他们没办法再反驳了。

  唯有以“国策当徐徐图之,不可急切而引发社稷动荡”的理由拖延着。

  因为夏侯惠的上疏中,并没有完全尊照天子曹叡的指使,还节外生枝的添增了从民屯募兵的举措

  这个节外生枝,让天子颇为被动。

  他先前整顿屯田积弊的举措已然和公卿百官刚上了,如今夏侯惠复提及民屯也触及了群臣的敏感心理:这该不会是天子为了强化君权的另一个手段吧

  一旦涉及到君权与臣权的对抗,臣子们都会戮力一心的,自然也不是天子能轻易一言可决的。

  对此,曹叡有些忿怒,有些无奈。

  他是真没想到夏侯惠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啊!

  明明他一切都调度得当了,竟因此竖子的节外生枝而横增阻力!

  就算从民屯募兵之谏言颇有可取之处、乃对国裨益之举,但为什么要擅做主张附在上疏里了呢,不应该是先私下与他通个气吗

  竖子!

  都出仕一载有余且被弹劾左迁外放了,竟还不知庙堂掣肘尤多乎!

  天子曹叡是这样私下骂着夏侯惠的。

  甚至,都有点后悔在满宠离洛阳会淮南时,他还私下嘱咐一句了。

  “昔日随武帝创业元勋几丧尽,且诸子弟多中人之姿,而夏侯稚权或可堪后用,满卿多顾看一二。”

  他是这么叮嘱的。

  很直接的告诉了满宠,夏侯惠是他着力培养的社稷之臣。

  这也让满宠回来淮南后,没有拿夏侯惠行军法。

  对,就是行军法。

  在满宠的眼里,功是功,过是过,两者不可相抵。

  所以,在处置关乎孙布的事情上,依着他的性子是在让李长史上表录功之前,先以擅自行动的罪名将夏侯惠杖责五十

  不过,恼怒归恼怒,天子曹叡并没有降罪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