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7章 乌桓远遁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桓,也称之为乌丸古丸乌延,同鲜卑一样同属于原东胡的部落之一。

  公元前206(汉高祖元年)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溃后,各部落分崩离析,乌桓这一支南迁到乌桓山附近游牧,并以乌桓山(乌丸山)为其部族的神山。

  公元前119(汉武帝元狩四年)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其逐出漠南,乌桓遂臣服于汉朝,并南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汉朝初设护乌桓校尉,监管乌桓各部。

  公元49(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年,乌桓又一次南迁,从五郡塞外迁移到塞内的辽东渔阳上谷朔方等十郡。

  两汉时期,乌桓各部落受汉护乌桓校尉的监管,各部落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

  此时的乌桓人,从原来单纯的游牧习性,逐渐学会了种植庄稼建筑城池等,他们有了一定的定居习性。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随着中原各诸侯的崛起混战,乌桓各部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其中的一些部落开始走上联合,他们甚至开始频繁的寇掠北方州郡屠戮华夏百姓。

  其中,辽西郡乌桓大人(首领)丘力居这一部最是强盛;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自封为峭王;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自封为汗鲁王。

  苏仆延乌延尊丘力居为乌桓王,总领辽西右北平辽东属国境内的乌桓部落,称之为乌桓三部。

  渔阳上谷代郡朔方等地…实力较弱的乌桓部落大人,虽是明面上尊丘力居为乌桓王,实则依旧是各自为政。

  194年年初,为林抗凉州军东进兵锋,袁绍曾想联合乌桓各部,却遭到了乌桓王丘力居的拒绝。

  丘力居虽是拒绝了联合,但在袁绍的重金酬劳之下,他还是派出了数千乌桓骑兵助战。

  公孙瓒灭亡之前,想要仿效袁绍以重金求得乌桓饶襄助,丘力居这次倒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当凉州军覆灭公孙瓒后占领幽州大部郡县之时,丘力居以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做出了撤出塞外的准备。

  值此之时,李严率无克军团镇守渔阳广阳涿郡一线;凉州军并没有进兵辽西右北平辽东属国一线的想法。

  丘力居本想上表臣服于凉州军,可一想到十多年前…鲜卑惨遭李牧血腥突杀的事实,他不得不北撤塞外,他不想让乌桓灭族。

  在丘力居的大力宣扬之下,在蹋顿的从旁协助之下,苏仆延乌延两部率先同意了“北撤塞外”的建议。

  渔阳上谷朔方等地的乌桓部落,早在凉州军北上之前,便仓皇失措的逃到了塞外。他们宁可受鲜卑饶压迫,也不想灭族在凉州军之手。

  乌桓人素有贵少贱老的传统,故而,丘力居将乌桓三部的青壮年轻妇女孩童,还有钱粮等物资北迁塞外,只留下全部老弱和少部分乌桓骑兵驻守于辽西三郡。

  时隔四百年后,乌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