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八九章 大败_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

  永乐年间,许多内地百姓或是逃难的或是跟随军队,迁徙到边境地区,建立村镇,开荒种田,已经很成规模。这些边地的百姓已经淡忘了蒙古强盗的威胁,很多村镇都建在远离军队驻防的区域这年代可没什么军民情深,大明的边军劫掠起百姓来,跟强盗没什么区别。

  当阿鲁台率军闯入这些村镇时,根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可以肆意的烧杀抢掠,等他们满载而归离开好几天,大明的军队才姗姗来迟。这其实也不完全是朱棣一死,大明的边军就撂挑子,而是宣府大同的将领,都响应朱高炽的号召,带着大军进京勤王去了。留守的副将兵力不足,又不愿担责任,哪会贸然出击呢?

  边境遭到频繁骚扰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但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争夺皇位上,暂理朝政的太孙殿下,只是把消息传达给勤王的将领。而那些将领也不以为意,这么多年,蒙古人早被他们打成了兔子,只要一带兵回去,保准阿鲁台吓破胆子,有多远躲多远。

  等到转过年来,那些勤王的将领,得到皇上的封赏,心满意足的带着军队回来。便撸起袖子,准备好好教训一下阿鲁台这个趁火打劫的龟孙。

  于是在下一次接到阿鲁台寇边的消息之后,宣府和大同的总兵官分别点起一万骑兵,气势汹汹的朝阿鲁台扑去。果然不出所料,阿鲁台的军队一发现明军赶到,就丢下劫掠的战利品,没命的落荒而逃了。

  明军见状,气势更盛,在后头紧追不放,一气赶到了草原深处,并发现了一小股敌兵。明军把火气全都撒在这几百号敌兵身上,转眼就将其围歼。审问俘虏得知,原来这些蒙古人是不敢和大明交战,偷偷逃离鞑靼军队的。

  这些蒙古人还告诉明军,阿鲁台的军队已经被追得跑不动了,军中士气涣散,就在北边三十里外的特鲁河边休整,此时进攻必可大获全胜。

  许是自信太足,明军将领居然毫不怀疑,还让那些个蒙古人做向导,带领他们去偷袭前头的鞑靼军队。

  在蒙古人的带领下,明军来到特鲁河边,果然找到了鞑靼人的军营,但里头只有满营的物资和几百鞑靼兵。明军轻易击溃了这些鞑靼兵,审问俘虏得知阿鲁台刚刚接到斥侯来报,仓皇带着军队逃走,这会儿应该刚刚渡河。

  明军追了半个月,终于抓到鞑靼军的尾巴,将士们振奋无比,便嗷嗷叫着冲到河边,果然看到还有不少鞑靼军队正在渡河。被冲昏头脑的明军将领想也不想,便带着军队冲了上去。

  那些正在渡河的鞑靼骑兵见状慌乱不堪,拼命催动战马往对岸游去。明军骑兵像下饺子一样冲到河中,才发现那平静的河面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安全,水位奇高不说,还暗流湍急。战马一不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