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4章 感动观众_我的银幕年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演义马上就要杀青了,王扶林总导演本来是打算再到无锡来的,可是各位导演的成片剪辑花费了他大量的心思,后期制作也需要他现场盯着,他就来不了无锡了。

  可是对哭吊周瑜这场戏,他提出了要求,就四个字,感动观众。

  唐秦一边背着台词,一边琢磨着这四个字,不时跟编剧与顾问交流着。

  三国剧组对历史问题把关非常严格,全程安排了文学顾问。拍每场戏的前一天,演员不仅需要提前对词,也需与文学顾问探讨这场戏背后的历史原由和人物性格。

  这大段的台词,他背得似吟似诵,如哭如诉,文学顾问与编剧都是一脸的沉重,可是何晴在旁边,一脸的微笑。

  “您看看您看看,我这段台词好笑么?”唐秦终于忍受不住了,“还是我这哭腔不对?”

  “要么我们找一下湖北一带的哭腔?”文学顾问提议道。

  这不是哭腔的问题,是观众不入戏。

  “你怎么就不感动呢?”唐秦接过何晴递过来的汽水,没好气地问。

  “我总感觉你假惺惺的,”何晴喝了一口汽水,坐在他的身边,“你就全身透着假,腔调假,表情假,眼泪假,全身都假……”

  唐秦一口汽水喷出来,差点呛着。

  美女说话就是直接,可是一个演员评论另一个演员演得假,那就说明问题了,连演员都感动不了,何提感动观众?

  演员听,看看断句和抑扬顿挫是否得当。

  “那你说,我该怎么演?”唐秦没脾气了。

  “你不是导演吗,拍红楼梦的时候,你不是有想法吗,这个啊,还得你自己个琢磨。”何晴扔下一句话,就笑着跑开了,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唐秦待在原地。

  没办法,只能从头梳理自己的情绪。

  早在94版《三国演义》开拍之前,“卧龙吊孝”就已经有了戏曲、评书、电视剧等多种表现形式。

  但这段故事一直以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假哭,他去吊孝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

  有人认为诸葛亮是真哭,因为他有政治气度,吊唁周瑜是出于惜才。

  如何让这段熟悉的故事感动观众,对唐秦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那只能真心凭吊。”

  晚上,与张中一坐在院子里,吴国小院就在南郡瓮城对过,实际面积并不大,这里也是后天的拍摄场地。

  “真的假不了,假的就感动不了观众……”唐秦扇着扇子,“我往真里演,你往真里拍,我们也不用那百分之十的假凭吊了,全是真心实意……”

  “那你可得哭出来。”张中一笑道。

  “我拍哭戏,从来不用眼药水。”唐秦见张中一同意,也笑了。

  诸葛亮想要巩固孙刘联盟,必须打消东吴将士认为他‘气死周瑜’的想法,他只有真心凭吊才能感动东吴的将士们,才能真正完成政治目的。

  第二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