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8章 突袭魏桥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左右的兵力布置在各个城池打防守,他亲自率领十万人马东进。除此之外,魏桥还有两万人,清水沿线有大量的烽火台和岗哨观察点,防止刘备暗中制造浮桥从别的地方偷渡过河。

  这就是袁绍在魏郡的总兵力,十八万人马。而北面河间中山常山国渤海国等地就实在没有办法,战略纵深太长,如果要想防守住鲜于辅阎柔柯比能等人的部队,最少还得七八万人,袁绍现在没那么多兵力。

  河内与魏郡几次大战,损兵折将。颜良文丑丧命,张郃投降,冀州骑兵精锐尽失,步卒也损失了六七万。虽然还没有让袁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显然已伤筋动骨,兵力优势直转急下。

  反观洛阳和青州,愈打愈勇。虽然也损失了差不多两三万人马,但经过补充,反倒是越打越多,特别是洛阳,原本只有六万人,现在直接变成了十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从原来的优势逐渐变成劣势,因此他的策略是放弃北面所有郡国,于赵国巨鹿等地进行沿线布防。

  因为这两个郡国水系繁多,拥有多条中型河流,光史料记载的河流就有十多条,还有一个堪比洞庭湖的大陆泽。

  主力部队放在界桥与邺城一带,又征召了几万后备役,将这点剩余的兵力全放在了北边。

  寄希望于利用赵国巨鹿等地复杂的地形,来阻挡北面浩浩荡荡的数万骑兵,即便不能抵挡,也拖延一定时间,让袁绍可以把来犯的青州军和洛阳军击退。

  袁绍相信,如果能渡过这次难关,以冀州的底蕴要想东山再起,是迟早的事情。只需要再休养生息几年,他就能再次拉起一支二三十万的雄师与刘备决一死战,到时候未尝不能再将刘备彻底击败。

  因此这次决战,从地图上来看的话,就会看到袁绍是以防守姿态应敌,将自己的战略龟缩在了魏郡、赵国以及巨鹿沿线。

  而在魏郡的防御中心,则以清水为防线,将自己主力部队布置在了清河以西,依托大型河流进行阻击。

  这个打法也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这就造成清河以东以南的大片土地,只能拱手向让。

  如今正是春汛之时,清水暴涨,想搭建浮桥几乎不可能。

  青州军只能通过石桥过河。

  而界桥和魏桥都已经被袁绍派人守住,从整个战略层面上看,这种布置还是非常不错。

  但现在郭图却跟袁绍说,刘备根本没有打算在界桥和袁绍缠斗,而是选择抛弃较短的补给线,从几百里外的南面魏桥进攻,这种舍近求远的战术,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只不过郭图说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刘备不会从魏桥进攻,人家就偏偏从魏桥进攻,打得就是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袁绍觉得,或许自己也该思忖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