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节_大国股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年已古稀的乔老爷子诉说自己的心声,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此次回乡,提取火柴厂盈利的渠本翘的次子深施一礼,“乔叔,请您畅所欲言,晚辈必洗耳恭听!”

  “天津为北方重镇,渠家又名声在外,不论日寇,还是西北军,亦或国民党都十分在意,不管你们兄弟三人如何低调,迟早会引人觊觎!即便你等住在租界,也难保平安!

  老夫以为,你等兄弟应以一支前往上海,与国民政府多有接触,最好可以出仕国民政府,取得一官半职,如此可保无虞;一支留在天津,如现在这般隐居生活;

  另一支则投资环太党,子孙入读抗战学院,为国分忧,再拿出部分家业办厂,取得环太党之好感!这样一来,不管未来谁赢谁输,渠家都有立身之地,嗷,还有一点,老夫以为,渠家大院还是拿出来办学比较好!”

  渠晋鹤想了想,有些皱眉说,“捐出渠家大院办学自然是好事,但住在里面的堂兄弟诸人,现如今的处境都相当糟糕,对环太党仇恨无比,晚辈有些担心兄弟不和……”

  乔殿森摇摇头,“贤侄,渠家几世基业远比子孙的福祉要重要得多!你把事情做漂亮一些,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一些!天下大势不敢讲,但山西大势如此,我们也只能顺应时势!”

  渠本翘死得比较早,他死得时候,其父还在世,看到做到内阁学士的儿子早死,心里难过无比,很快也随之而去,百年之前,老爷子把家业分配了一番。

  渠本翘的三个儿子继承了百万元宝,还有山西保晋公司等等工商业的股份,他们是渠家正室所出,又和翁同龢后人结亲,地位比较高,自然拿了大头。

  因为兄弟三人住在天津,走得也是留学海外这条路,根本不准备回乡收租子,给他们土地也没什么用,所以给的是容易变现的财产,而渠家其余人除了部分元宝以外,继承渠家土地为主。

  环太党过来之后,进行土改,渠本翘的三个儿子除了主动捐赠了一些钱以外,没有太大的损失,甚至伴随着山西工商业的发展,他们的收入反而增加了;

  但是渠家其余人可就倒了大霉,有的跟着阎锡山跑了,没跑的,则因为大地主的身份,成为了环太党重点打击的对象,其中不少有血债的,吸大烟的,甚至有些作风不好的,都没有好下场,或枪毙,或者劳改;

  家里的浮财被抄没一空,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其中一些在城里有铺子的,还能靠铺子维持生计;没有铺子的,要想不被饿死,只能老老实实学习种地,这些人都是大老爷,哪里学得来种地,自然遭了大罪。

  甚至于他们居住的渠家大院也差点被查封,变成学校,不过因为渠本翘的后人的关系,山西省委考虑了一番,就没有动这个大院,当然这也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