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敬衣冠后敬人_月出皎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进轿子,谢尚回想刚红枣的话,自然就从谢福得找树林拿银子联想到显荣也得找树林拿银子,不免愈加后悔自古男主外,女主内。红枣再能干,他也不该将家务全抛于她,尤其是外务。

  礼云内言不出于阃,外言不入于阃。红枣常居内帷,于外务原不大通,处事都遵成例,如此做得最好,也只是一个不功不过。

  这是一。

  二则小人畏威不畏德。红枣天性柔善,不擅威慑。治不住小人。许多事必得是他来。

  如此该管而不管,便是失政。

  失政乃为官大忌,若为御史知道,必是要弹劾他“门户不齐,内外交通”,若再关联上前岁那回对红枣七宝项链的弹劾。

  心念转过,谢尚冷汗涔涔而下这便就不再是奢靡这种小节了,只怕连他爹都难脱失察、失政,治家不严。

  昨儿他爹给他银子的时候,必是对他很失望吧

  想叫显荣问问情况,偏现又在大街上,周围人来人往的,根本没法说话。

  谢尚只能竭力忍着,于脑子里来回复盘进京后的所有人事

  头次登门投贴,一般都投在门房。原用不着谢尚。

  谢子安特意指定谢尚亲送,除了表示对几位阁老的尊敬,还有大张旗鼓,叫所有人,主要是御史台知道的意思。

  朝廷做官最忌讳私底下拉帮结派。谢子安身为地方布政,不想犯忌讳,就只有公开行事。

  由于不必跟宅子主人见面,且几家都住在南城,相距不远,谢尚的帖子便投得飞快。不过一个时辰就投完了。

  因为羞愧,谢尚送完七家的帖子后没有回家,而是到宫门后等谢知道和谢子安散宴。

  由此可见,这御宴时间有多长

  谢尚为了第一时间寻到他爷和他爹,下轿后便领了显荣往宫门处来。

  时宫门外道路两边已候了不少人。

  谢尚看这些人虽都穿着锦缎狐袍,头上戴的却是小帽,便知道是各府管家。

  谢尚不想和别府管家挤站在一处,他看前方近宫门处有一大片空,便不客气地迈步过去。

  路边人正站得无聊,看到新来的谢尚,不免打量。

  如谢尚所想,现还在宫门外候着的都是京里有名有姓人家的管家,一双眼不是一般的透亮。

  俗话说“先敬衣冠后敬人”。管家们打量谢尚的第一眼,自然是衣服了。

  因为投贴,谢尚没穿朝服,外披的一件貂裘也没有反穿,是件常规的蓝金缎织如意祥云四出风。

  不过貂裘就是貂裘,其衣襟袍边露出风的毛跟一般的狐裘不一样貂毛短,狐毛长。有见识的都不会认错。

  更何况谢尚身后显荣身上狐皮袄露出的青白长毛还在风中生姿摇曳。

  竟然是个能穿貂的

  认出貂裘,管家们着实疑惑按制四品以上才能穿貂。

  但现在全京城的四品以上都在宫里赴宴。

  所以,这是哪位

  文臣管家猜测翰林院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