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帝国总理的觉悟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的一段作为双方的炮兵交战要地,以他们所需要的火炮密度和覆盖率、单炮会战额开始计算,核算所需要的炮弹数量。…,两根铅笔,二十张白纸就是他们对这场战争的主要规划基础。

  一次又一次的核算给出的结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会变的,那就是东北军的作战思想需要一个大工业国作为支撑即便在这一次战争中给予日军沉重一击也未必能长期保持东北军的战争优势。

  即便这一次打胜了前提也是建立在东北军有点匪夷所思的巨额军费开支之上,而且是那些大量的隐秘开支和日军完全不知道的额外支出正是这些开支让东北军拥有突然歼灭日军主力部队的装备总量和弹药总量,以及充裕的人力、物力。

  ……

  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也是战争的一部分。

  在整个二战之前日本内阁政府一直在日本军方争权夺利,这种争斗绝非是正义和军国主义的争斗,而是温和派军国主义和激进派军国主义之争。

  在局势愈发变得更为紧张之时,以长州阀出身的桂太郎为首的日本内阁政府并没有中断和中华帝国内阁政府之间的联系,就在东北军不断抽回东三省后,考虑已经达成打断中国统一的步伐这个基础的目标,此时的内阁总理大臣桂太郎开始更倾向于用谈判来解决问题。

  就在中央军部按照新的作战规划作出全面调整的次日,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正好以日本政府的新命令前来和唐绍仪总理会晤,两人在上午会谈之后,唐绍仪下午就到塔园觐见,向皇帝禀报双方会谈的结果。

  虽然宋彪并无同日本和谈的意愿,可这方面的资讯还是要即时掌控于心。

  签署了一份保密令,安排陆军部正式筹建直隶巡防军后,宋彪就让唐绍仪进入办公厅觐见。

  经过在在多年政治生涯中,唐绍仪在天津税务衙门工作了四年,在朝鲜担任过十年的总领事,主持过天津海关道的工作,担任全权协议大臣期间在英国的压力之下通过会谈巧妙的维护了主权,此后又在东三省垦办大臣和奉天省巡抚的位置上经过了五年新政的历练,如今正是帝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的最佳人选,因为他有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经历,外国政府和驻华外交界对其也有极高的期待。

  因为外务大臣欧阳赓一直在欧美积极劝说各国减少对日本的支持,以及尽快承认新的中华帝国政府和皇帝,京师的外交工作一直是唐绍仪亲自负责。

  在一等内侍官蒋作宾的陪同下,身穿着一身墨蓝色西装的唐绍仪匆匆步入办公厅,在距离台阶前一丈远的地方向皇帝宋彪躬身敬礼,道:“内阁总理大臣唐绍仪觐见皇上。”

  比起清政府时期,帝国时代的君臣礼节显然是弱化的处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