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_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想国这也是纯属灵机一动,眼下也没什么事儿,所以干脆就随便找了点活儿在空间里忙活起来。

  每次干活儿累了就过来检查一下。

  查过两次,结果让他挺满意的。

  面团完全没有酒味的存在,也在慢慢胀大着。

  这也证明在空间里发酵东西也没什么问题,以后要是弄了酒曲、酒药,在空间里酿酒或者做酒酿肯定也没问题。

  等到他准备睡觉的时候,面团也已经发到了原先两倍以上大小。

  撕开检查,面团里面布满了细密的气泡,还带着一股酵母特有的味道。

  揪下来一团单独装在一个碗里,留着当成老面。

  剩下的连着盆子收到空间,明天包包子吃。

  经过选育以后,没了乳酸菌的二次繁育,所以发好的面团不出意外地没了之前那种明显的酸味。

  李想国两辈子也没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又是随便接种的酵母。

  这些菌种里面哪些对发酵有益,哪些有害他就真的不知道了。

  实际上,就算这两类菌种,也不是哪种都适合食品发酵。

  整个酵母属目前发现的菌种就有一千多种,其中不乏产毒、又或者产生难闻味道产物的菌种。

  当时筛选的时候,只要看到名字里有酵母和乳酸的菌种就都一股脑留下来。

  难免也会有些不适合发酵的菌种存在。

  甚至某些在发酵过程中有益的菌种,也全都被他当杂菌给清除了。

  所幸发酵的结果不差,想来留下的酵母里面也有产香的酵母菌。

  也不知道时间长了这比例会不会变化。

  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又或者花时间继续分离筛选,将每种酵母菌都独立培养出来。

  最后根据不同场景重新复配酵母配比。

  再经过造粒、干燥,就能当成商业酵母粉来生产和利用了。

  事实上商业酵母生产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流程。

  当然,自己这土路子离着商业化,还有大段路程要走呢。

  菌种的纯度能保证,但是合适的发酵进程,怎么保证产品中酵母的活性,保证酵母菌不会退化……

  哪儿样都不是拍脑门儿就能解决的。

  早上起床,照例去买了包子,不过这次他也只买了两个。

  都怪胡同里那家肉铺也开了几十年,一直都是延续着旧时的习惯。

  每天早上,他们都去豆腐巷买猪,然后弄回来自己杀。

  所以这个点儿肉铺没开门,要不然他就直接买肉自己包了。

  早饭之后,照例打扫卫生,然后看书。

  看得腻了就去继续清理园子。

  只不过天愈发的冷,这活儿自然更不好干,没一会儿就觉得冻得手指都疼。

  他也不急,反正能清理多少就清理多少,不行剩下的等着来年开春儿再弄也无所谓。

  自己也只是开出片园子做幌子,不指望这玩意儿吃饭了。

  也就是这是在城里,反倒束手束脚。

  要不然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