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一章 抄家者魏无忌也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卫府三大都督之一,当年的江南军左都督陈琼暗通魏王一案也是由魏无忌一手操办,甚至早在太平七年的时候,魏无忌就曾奉命追讨国库欠银,手段酷烈,得了“人猫”之名,也正因为此事,简在帝心,从此飞黄腾达,所以抄家一事交由魏无忌来做,再合适不过。

  魏无忌也果然不负所望,雷厉风行,不过数天时间,便将以李家为首的大小十余世家悉数抄没,其家财登记造册之后,就地运往西北,以充军用。

  曾经煊赫一时的江陵李家,在家主李清羽上位之后,没能更上一层楼,而是直接走到绝路上去了,被朝廷连根拔起之后,再无东山再起的希望。

  不过江南另外一大世家,江左谢氏,却是苦尽甘来。先前谢苏卿在朝为官,谢氏自是拒绝了萧瑾的招揽,在魏王萧瑾的迁怒之下损失惨重,这次被朝廷补偿,不但恢复了元气,而且还有更进一步的气象。也让其他世家不得不为之感叹,谢公义和谢苏卿两任谢氏家主,先后都将赌注押在了大齐萧氏的身上,然后两次都押对了,这便是两次从龙之功,再加上谢苏卿如今执掌内阁,大权在握,谢氏已然是彻底坐稳了江南第一世家的宝座。

  这即是运气,也是能耐,羡慕不来。

  至于第二件大事,便是蜀州大军共八万余人,驰援西北。

  先前张无病以西北一地战草原一国,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朝廷终于先后平定了东北辽王之乱和江南魏王之乱,可以腾出手来应对西北的草原之乱。

  对于西北战事的走向,整个朝廷上下都很是乐观,除了陆续的援军驰援西北之外,还有徐太保已经亲自坐镇中都,这无疑便是定海神针一般,甚至已经有人断言,太保先平东北,再定江南,恐怕最后的西北也不会放过,当真是要效仿圣人救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更有人将其赞为“一剑擎起大齐天”,比起先前的“东南柱石”,又更上一层楼。

  至于诸如“一剑可挡百万师”和“一剑光寒十九州”的说法,更是不胜枚举。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长公主殿下登基称帝之事已成定局,那么如今的帝婿到时便会变成帝夫,正所谓夫妻本一体,如今称赞徐太保,便是称赞长公主,称赞长公主,便是称赞未来的皇帝陛下。

  只要是赞誉皇帝陛下,无论用什么言辞,都算不上过誉。

  说到最为期盼这两件事的人,不是内阁阁老,也不是司礼监的大太监们,毕竟他们都远在帝都,真正最为欢喜的是身处前线的张无病。

  先前徐北游连败数人,威慑林寒,使得草原大军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又有军需和援军陆续抵达西北,这便让一直紧绷着的张无病终于松了一口气,甚至也让整个西北大军都松了一口大气。

  如果说先前的西北大军已经有了背水一战的意思,那么现在的情形便是背后又开来了无数条战船,船上尽是自家兄弟。

  虽然少了慷慨赴死的决心,但却多了反败为胜的信心。

  张无病现在不仅仅是有信心守住中都,他还有信心将林寒赶出陕州,甚至是收复凉州。若是朝廷有决心,有足够的钱粮兵源供应,就算是一直打到乌斯原去,也不是不能。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