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二章 南下难题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龙生九子,是各有不同。就以朱温这一家子来说吧,朱温他爹生了男孩好几个,便只有一个朱温,是脑生反骨,狡诈多疑,成了一代枭雄。

  朱温又生了好几个儿子,却也只有一个朱友珪胆敢做出弑父杀君的事来!

  而朱温的长子,也就是朱友文,在品性上,便跟朱温相差极大。比如,他不似朱温那般只看实利,也不似朱温那般心性多疑。

  可他们毕竟是亲生父子,终究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杀伐果断方面,朱友文,并不逊色朱温多少,只是不似朱温那般滥杀;在狡猾多谋方面,朱友文同样也是智计百出。

  他到了襄州,察觉到康怀英和氏叔琮两人的差异之后,果断采取了分化之道,对康怀英,以哄为主,成功地将康怀英从背叛的悬崖上拉了回来;而对氏叔琮,则直接暴力制住,押在军中,然后,进行了一番炮制……

  炮制的结果,被整理成了文案,呈道了朱温的案头。

  朱温是什么人,疑心病晚期患者,他一看到这文案,便发现虽然文案中提到的主体事实,也就是氏叔琮有心自立,应该是真,而其余细节,却存在有诸多疑点。

  不说其他,单是氏叔琮认罪伏辨状上氏叔琮的画押,便不是氏叔琮正常的笔迹!不用说,氏叔琮怕是吃了不少苦头,才肯在这上面画这个押!

  所以,如果要追究细细查实起来,自己的长子,朱友文,至少是要逃不掉一个严刑逼供的罪名来。

  可是,如果不查吧,朱温又担心,朱友文是不是还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私心在其中……比如,也想自立之类的。

  那是彻查呢?还是不彻查呢?朱温想了半天,没权衡清楚,便将这个问题丢给了李振。

  李振对朱温的心思,可谓是明察秋毫,见朱温将帛书丢过来,立即就明白了朱温的心意。他笑着对朱温道:“氏叔琮有心自立,大王早就知道,大郎君过去,不过是确认清楚罢了……”

  “你的意思,让他在襄州直接把氏叔琮杀了?”朱温不喜地问道。

  李振答道:“大郎君处事莽撞之处,大王可以另外给一道饬令加以斥责……”

  这个倒是个办法,朱温点了点头:“既然氏叔琮怀有二心,留着他也是无意,某不想见他,在襄州处理了就是!”

  “至于大哥儿……”朱温权衡了几个斥责的用词,想了一个觉得轻了,再想了一个却又觉得重了,想了一会,干脆道,“平素某说他也不少了,这次便先记着吧……”

  这言下之意,竟然算了。

  李振似乎是早就猜到了朱温的心意,也不再劝,而是诺了一声后,便将朱温的处理意见直接写在帛书上,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置去了。

  也就是说,只是这么轻轻一言,氏叔琮的小命,就算是交待了。

  氏叔琮小命不保,跟他合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