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东山再起 511 引火自焚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斯卡,也会好奇到底是什么电影能够获得奥斯卡,又或者是到底是多么刻板不讨喜的电影拿到了奥斯卡……这就是所谓的奥斯卡经济。在十年之后的2004年,美国放映协会有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那就是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居然有一半以上的票房都是奥斯卡提名公布之后获得的,类似于2002年的“不。伦之恋(i)”2003年的“时时刻刻(the。hours)”这样的文艺电影,因奥斯卡提名所获得的所谓“剩余”票房为北美一亿美元海外一亿美元录像带或者dvd和电视版权一亿美元,总共三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有些高雅作品完全是为了获奖而拍摄的,没有奥斯卡,整部电影引起的经济效应就无法发挥作用。

  而一旦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身价立刻增值百倍!美国放映协会在2004年作出了一个粗略的计算,提名大约值三千万美元,得奖值两千万美元,但这只是北美票房数据。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得到了奥斯卡提名之后,就可以增加大约三千万的影院收入,而得奖之后这个数据还可以再增加两千万。

  至于海外票房录像带和电视版权其他周边的价值,并不包含在内。

  当然,具体的数字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影片本身的商业价值以及发行时间的安排,电影本身的商业元素越重首映时间距离奥斯卡越远,奥斯卡影响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小。

  “角斗士(gladiator)”是一部非常商业化的作品,于2000年五月在美国首映,等次年二月获得奥斯卡提名时,它已经赚了影院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四,提名后增加了百分之零点二,得奖之后也只再增加百分之零点四。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想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的观众基本上都已经看过了。

  1998年“改变历史”的“莎翁情史”则截然不同,这部作品于当年十二月上映,到次年二月获得提名时,票房直接翻了一倍还多;三月底得奖之后,票房又再次增加了近百分之八十。最终“莎翁情史”的票房,有超过百分之六十都是在奥斯卡提名之后获得的。

  由此可见,观众面窄艺术‘性’强的文艺片受到奥斯卡增幅影响是最明显的,2002年的“不。伦之恋”获得奥斯卡提名之前有一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而在获得提名之后,最终票房落脚于三千六百万,几乎翻了一倍。

  这只是奥斯卡对于电影票房的直接影响,而随后电影录影带上架之后,产生的辐‘射’就更加深远了。简单来说,一部票房不受青睐的作品,但得益于奥斯卡提名甚至获奖,最终不仅收回成本还完成盈利的案例,数不胜数。

  “告别有情天”显然就是符合奥斯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