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六章 都在骗老大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不敬圣上的狂妄之徒。皇上君临天下,御极四海,心胸之阔如莽浩苍穹,虽怒,亦能有唐太宗容魏征之雅量。话不讲不透,理不辨不明,凌啸所言者是,圣上当择善而受谏,凌啸所言者非,圣上当陈理而斥教,此亦乃天子之明明德。修好此德,只会更有资格立于泰山之巅!”

  陈廷敬终于打定了主意,为后人计,不得罪凌啸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不正是因为圣上,包容了古今皇帝都不会包容的驸马爷,方才有了今日这泰山封禅的功业吗?”

  康熙一愣,他倒没有想到这层道理,自三十岁之后,很久没有人敢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了,这让他不禁想起了当日南书房里,陈廷敬和熊赐履给自己讲经明道的日子,语气虽是和缓了,但还是不依不饶道,“可这、这凌啸不仅宽纵反贼干涉闽政,还拿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三藩来说朕的不是,难道不是恃宠妄为?”

  胤禛听着康熙已经慢慢变得和缓下来的话语,心中暗笑皇阿玛越来越喜欢计较凌啸,在排除了皇上是想鸟尽弓藏的可能性之后,他膝行几步,正色道,“皇阿玛明鉴,凌啸出身于草莽之间,能够读几本书?加上三藩乱起的时候,他只怕还在娘肚子里面呆着呢?您何必和他一般见识。儿臣以为,派四五个史官和学士前往福建,耳提面命地告诉他,当日平定耿精忠,形势和现在的完全不同,要他好好地习学当日皇上的不得已,也细细体会皇上的雷霆之举和长葆太平。”

  康熙听得眉头慢慢舒展开了,点头道,“嗯,有理,不过五个好像不够,这厮万一口服心不服起来,岂不是说朕不以理服人?去一个文渊阁大学士领衔,六个翰林院侍读学士,太史院也出六个起居注史官,好好地教习于他,到时候朕要考他的试!”

  此言一出,不要说太子等人,就是老得喘气的康亲王也是哭笑不得,这还叫以理服人?!

  胤禛吞了一口唾沫,又道,“儿臣虽没有亲自去西北打仗,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凌啸是个疲软的将军,他说的这番怀柔计较,或许是他在福建觉察到了什么,方才提出的。儿臣管着户部,您看,是不是由兵部和户部,按照凌啸的思路,把他一系列的方案全部做个预算,把可能出现的结果和花费,与福建全省皆反的平叛耗费做个比较?”

  老四的这番话出口,康熙差点蹦起来了,愣道,“若是他的方式真的划来呢?”

  顷刻间,东暖阁又恢复了鸦雀无声,康熙无意间透露出了一个信息,让众人心中都是猛地一缩:皇帝既在乎凌啸对他的绝对忠心和崇敬,又想死死地把凌啸完全驾驭住。

  半晌,才听到陈廷敬苍老的声音响起,“凌啸若对,皇上之福!”

  当户兵两部算盘珠子噼啪响,沙盘论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