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其实不想走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月前。

  因此,若能一年一回京,洵儿说不定在他爹死的时候能在京里呢。

  存在,就有价值。

  魏公公绝不会祸乱大明,银乱后宫什么,他只是想让未来的格局变得更大一些,格调更高一些。

  移宫案时西李那么弱势被群臣欺的原因,不就是校哥儿叫东林党给抢了去,唯一的一张牌不存在了么。

  但要是当时还有福王这张牌的存在,东林党那边恐怕就不会把西李当做第一对手了。

  贵妃娘娘当不当皇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西李一定要当皇后。

  朱由检能当皇帝,还不是因为公公那个干女儿张皇后么。

  皇帝驾崩后,谁能继任皇帝,皇后能起到五成的决定性力量。

  把姘头拱成皇后,是魏公公早就决定好的奋斗目标。

  没办法,谁让他名义上是个内臣呢。

  纵是皇军在手,他也是个内臣。

  真要由他个太监出面操纵皇帝人选,那就应了猛虎难敌群狼了。

  所以,安排好福王就是安排好西李。

  福王在京,西李就一定能当皇后,这由不得东林党不答应,而是他们必须答应。

  政治,永远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现在,就要看洵儿能不能理会得公公的一片慈父之心了。

  东宫,曹化淳引的陈默去的西李处。

  这个曹化淳可是内书堂的翘楚,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随堂、东宫管事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两年前给谋到直殿监当了监丞。上个月王安又请了小爷令,把曹调到西李处担任检哥儿的陪伴侍奉,也就是“大伴”的意思。

  相比大字不识一个的校哥儿大伴李进忠,曹化淳无疑优秀的多,几次小爷都生过把曹化淳改为校哥儿的大伴。但一来这个李进忠是父皇钦点的,且有个颇得父皇信重的侄子。而且他那侄子还是自己的大债主;另一方面这李进忠也很得西李的欢心,所以小爷思来想去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倒不是怕父皇和西李生气,而是怕那个小魏因了叔父的事跑他东宫来讨债,那传出去就真丢大发人了。

  陈默是得了魏公公令特意给小爷宠妃西李娘娘送礼的,之后二人谈了些什么却不被外人知。只知当夜小爷在西李处留寝时,西李突然说了几句寿宁的好话,然后无意中提起明日要归藩的福王,劝小爷明日要是福王来辞别,一定要好生礼待,莫叫人说了闲话。

  这话之前叶向高也托王安向小爷嘱咐过,再有西李提醒,加上福王今日托人送来两万两银票,使得小爷对这个过往一直看着刺眼,并且感到威胁的弟弟观感确是变了。

  想着福王这一走再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且通过送钱这个举动表示对他的臣服,小爷变得很是高兴,当晚很是搓弄了西李两回。只是小爷身子也发福得很,每次都是刚进门就匆匆转身走了,把个西李撩拨的很是委屈。

  次日,真是上演了一场兄友弟恭的情节。

  早早的,二十八岁的福王来到东宫,向太子朱常洛辞行。

  按照旧制,太子当端坐接受福王四拜,然而太子却站立辞谢,仅受了福王两拜。福王见状,却是硬要太子哥哥坐下,再受他两拜。兄弟二人推辞不断,终还是太子受了福王四拜。

  之后,福王红着眼眶和太子哥哥辞别,言语间几度哽咽,数次落泪,在场中人无不为之动容。

  再之后,兄弟二人又亲切交谈

  最后,一个“千万不要常回家”,一个“其实不想走”,终是结束了这一幕兄弟怡怡的场景。

  事后,叶向高听人详细述说,连他如此多事之人,也觉福王表现无可挑剔。

  宫中,万历听说此事后,也是出乎意料,他原以为福王定会因为归藩之事对太子不满,哪想却如此情真意切,真是让他欣慰。

  当值的司礼太监金忠趁皇爷高兴,不失时机的将几份奏疏递了上去。

  下午,福王来到乾清宫辞别,万历和贵妃娘娘都是十分不舍,福王几次走到宫门,又都被召回,最后突然传旨,诏福王许以一年一次归省。

  消息传到内阁,正和次辅方从哲下棋的叶向高为之一愣,继而失手将棋盘打翻在地。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