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三章 为了十周年_清穿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从小狮子的口中得知,去四川和下南洋比起来,下南洋可是苦多了。

  要知道,小狮子下南洋的时候才几岁,顾敏更加不用说了。

  那些年来,一直娇养在雍王府里。

  至于十三,也是有奶兄弟跟着下过南洋的。

  南洋的一些门道他最是清楚不过。

  在哪儿讨生活,赚银子,别看一本万利,但也有很多人是把命都交代在哪儿的。

  有些有幸回来的,也落个终身残疾,或者终身吃药的。

  也不想想,你在异国他乡讨生活,赚人家的银子,有这么容易?

  绝对不是弘历口里的这么容易。

  不过,二人见十艘大宝船也是圣上心里所想,便也不出声了。

  弘瞻一开始就知道,光任南洋杂货铺和大清银行赚银子的度要在两年之内拥有第八艘大宝船不难。

  但拥有第十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一方面宝船的造价和每年的维护费用并不低。

  另一方面,造一艘想容纳两千人以上的宝船,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虽然现在模版已经有了,可是,材料,技术,银子都不是你想得这么容易得到的。

  所以,他原本的想法是户部现在也有银子,那么从户部调银。

  到时候,大清银行这边赚来了,再把这坑给填上。

  南洋杂货铺生意虽然兴隆,大清银行的生意也不差,但实际上付出的本金也是很大的。

  一方面,自然是投入到南洋的成本。

  另一方面,也是人才方面。

  大清银行初初成立的时候,四爷表示可以从六部调人。

  顾敏给弘瞻的建议是,倘若人家不愿意,那就算了。

  第一,银行需要的是专业的财务人才,脑子活络之余,嘴要严,要够忠心,专业素养要够。

  想要集齐这几点,难度不是一丁一点的大。

  那时候,大清银行是公开面试的,要么是人家的本事不够,要么则是能够达到那些条件的不愿意来。

  所以,后来还是从杏花村调了一批熟练工过来,再加上内务府哪儿招的一些人,才把大清银行的场面活给撑了起来。

  而那些人上岗一个月,弘瞻就现问题大了。

  杏花村的人工,一向以高收入著称。

  店小二的收入低些的二三两银子,多些的,那些销售小能手,一个月达到十两,那也是有可能的。

  再加上年底双粮,一年下来,一般的店小二年收入至少是在五十两。

  倘若是销售小能手的话,一年一百五十两也是有的。

  要知道,大清七品官员的一年俸禄,也才四十五两银子罢了。

  虽然从杏花招来的店小二是不多,才三人。

  卖糕点和银行毕竟不同。

  不过,这三人最主要的,也是做客服,前台的接待工作。

  顾敏那还吩咐了弘瞻,倘若有投诉一类的,也得叫这三人来干。

  虽然这年头也没才能刁难客户,不过,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你把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