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千三百二十三)剑拔弩张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邱吉尔急于想要让蒙哥马利在北非打几场象样的仗出来。蒙哥马利无奈之下,对德军动了一场小规模的试探性的进攻,因乏力受挫。而此时在另一个战场,德军在施登姆将军的率领下协助法军成功顶助了巴顿率领的美军的进攻,美军取得了有限的战果,双方的战线开始稳定下来,各自安营扎寨,掘壕固守,在阵地前埋下了几万枚地雷,暂时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在蒙哥马利全力备战的同时,隆美尔也没有闲着,由于在西非登6的美军所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深感兵力不足的隆美尔一再向国内要求增加“非洲军团”的兵力。而在莫斯科战役结束之后,希特勒已经对苏联的实力有了重新的认识,他算定苏军不敢全部西调(西伯利亚战线上的3oo万中国大军仍然是苏联人脖子上的沉重枷锁),开始重新调整战略,集中兵力准备夺取列宁格勒等苏联西部工业区和巩固在乌克兰的战果。另一方面,希特勒准备在地中海采取大规模的联合军事行动,给自己的爱将隆美尔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由于北非和地中海的战局出现了僵局,加上此前英国所遭受的一系列可耻失败和隆美尔给英军的打击,当各种战败消息接连不断的传回伦敦时,已经被v1飞弹折磨得濒于崩溃的英国民众终于爆了,在下院里,反对党议员们指着邱吉尔的鼻子臭骂,斥责英国政府和军方的无能。反对党议员们又四处串联,想要扳倒邱吉尔政府。

  在这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邱吉尔再次大念“挺”字经,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猛烈的对反对党议员们进行了回击,他把战败的责任全都一股脑的推给了他的前任张伯伦以及其领导的政府,指责他们疏于军备和误国误民的绥靖政策,并且强调了敌人德国和中国的过于“强悍”,终于战胜了反对派,渡过了英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政府信任危机。

  此时的邱吉尔,对隆美尔可以说恨得牙根儿痒痒,但却没有多少办法可想。上一次英国特种部队没能够干掉隆美尔,却使这头“沙漠之狐”提高了警惕,想要再来一次同样的事,已经不太可能了。

  而现在,让邱吉尔感到忧心忡忡的是,闯进了地中海的德国舰队,已经1ou出了狰狞的牙齿,准备大杀四方了。

  德国舰队在偷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后,除了受伤的“俾斯麦”号和“沙恩霍斯特”号留在布雷斯特外,其余的舰艇都顺利的进入了地中海,来到了意大利。在圣维森特角海战当中受损的德国舰艇(主要是两艘航空母舰)都在意大利海军造船厂得到了修复,恢复了战斗力。德国主力舰队的到来使得英国地中海舰队和h舰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甚至此前一惯消极避战的意大利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