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九十九)美国人对日本的“担忧”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本来是日本人从阿根廷买的“勃兰”号铁甲舰,杜威是十分熟悉的,毕竟,这艘老舰是美国海军送给中国的,可看着这艘目前被称为“漫游者”号的水上飞机母舰,他还是感觉到十分震惊。

  当初刚从菲律宾华人起义军手中接管“勃兰”号后,一些美**官建议把“勃兰”号编入美国海军,象马尼拉海战中美国海军俘虏西班牙舰队的“吕宋岛”号和“古巴岛”号巡洋舰(两舰为同级舰,排水量1o3o吨,主炮口径12o毫米,航16节)两艘小船都“留用”了,这么一艘4ooo多吨的大舰,也应该留下才是。

  杜威当时一方面是出于国际影响的考虑没有同意,一方面也是认为,这种在世界各国海军当中已经很少能够见到的八角台战舰对美国海军用处不大,所以才同意送给了中国的。

  在他看来,古老的中国那并不先进的海军,用这种老船才“相配”。

  中国海军成立了已经有些时候了,在一些美国人的眼里居然还是这种印象,确实是很让人无语。

  直到后世,好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居然还有人认为中国人还在使用“科举”制度,就更让人感到悲哀了。

  东西方因为文化上的隔阂,生了多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可现在,中国人居然将一艘老式铁甲舰和现在还处于研究状态的飞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用途的作战舰艇,可是让美国人大跌眼镜的。

  这件事本身,对美国人来说,就显得十分的不同寻常。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利用西方科技产生的创造力已经被激了出来?

  中国人在西方人地眼中。常常是一种野蛮、无知、保守和不开化的“形象”,由于长期对中国人的这种“妖魔化”的误解,加上一些别的因素,使美国有了“排华法案”,直到中国海军的建立,李鸿章访问美国的“破冰之旅”,加上中国海军对“巴尔的摩”号巡洋舰的救助,以及马吉芬的演讲,使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人地坏印象,但美国人一直对中国人的创造力表示怀疑。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能够很快熟悉复杂地东西。但说到“自主创新”,美国人还是认为他们“技高一筹”。

  可杜威和来访的美国海军官兵这回见到了世界最新的明,飞机加军舰“组合”的“漫游者”号水上飞机母舰,惊叹之余也感到好奇。

  中国人是怎么想到把飞机和军舰结合在一起的?

  他们想不明白,他们也不可能知道。这是从后世穿越过来地中国北洋船政大臣的“创意”。“此舰即贵国赠于我国之勃兰号铁甲舰,”孙纲说道,“现为我国之水上飞机母舰,此次特由该舰为贵国演示水上飞机之灵巧便捷,以显贵我两国之友谊。”

  他话音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