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零二)俄国人发觉了吗?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些“不长眼睛”的御史言官这时也跟着起哄,借机纷纷上奏,呼吁停止庆典活动,移“祝寿费”为“战费”。在舆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被迫颁谕,宣布“停办点景和宫中受贺”(因为甲午中国战胜,这些“节目”后来又重新恢复了)。

  翁师傅可能还不知道,他这回算是玩大了。

  户部到底有没有钱,慈禧太后是知道得十分清楚的,虽然她“从善如流”,勉强“接受”了翁师傅的建议。可却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今日令吾不欢者,吾将使其终生不欢”的话。

  慈禧太后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这次六十岁生日(日本人趁着这个时候对中国动战争,用心也是十分险恶的),翁师傅这么做不但搅了慈禧太后的生日的“局”,而且等于有意无意的把户部“饷拙”的责任推到了慈禧太后的身上,她焉能不恼火?

  再说了,后来中国“包圆”购买智利舰队前来助战时,户部怎么又变出钱来了?

  这些其实已经为翁师傅今天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翁师傅后来也知道了这是一着“屎棋”,为了躲避慈禧太后可能采取的“报复”,甲午战争结束后他曾向恭亲王要求去俄国祝贺俄国沙皇加冕典礼的差事,可惜俄国人不看好他,指名要李鸿章去,他的小算盘又落了空。

  可翁师傅这回居然连光绪皇帝也得罪了。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曾和孙纲一同去日本参加和会的“四大鬼使”之一的张荫桓的。

  江穆齐告诉孙纲,张荫桓与康有为是同乡,关系一直十分密切,长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又曾出使美、日、秘鲁三国,见识开通,是“维新变法”地强有力支持者,也是光绪皇帝想要重用的人物之一。因为“变法”触怒了守旧顽固势力,这些守旧顽固势力也开始大举反击。顽固头子之一的徐桐参劾张荫桓“居心鄙险,唯利是图”。接着,王鹏运又继续参劾翁同与张荫桓“奸庸误国,狼狈相依”。但光绪皇帝不为所动,他一面表示要将张荫桓“交部议处”,一面要翁同“推重力保”,意在为重用张荫桓扫除障碍。不料翁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就是不肯推保张荫桓,结果和光绪皇帝长时间顶撞争吵。弄得不欢而散。

  翁师傅弄的另一个破事,更是彻底把光绪皇帝这个“三好学生”给惹火了。

  清初以来,清朝皇帝会见外国使节的礼仪一直是重大争论点,虽不断“改进”,但始终没有将洋人“平等”相待。

  因为在那些守旧顽固势力地“传统文化”里,西方人在文化上是“夷狄”,在道德上是“禽兽”,不具备和中国人“平等”的“条件”,尽管后来“夷狄”和“禽兽”用“坚船利炮”把天朝上国打得头破血流有皮没毛。这帮家伙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论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