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零二)货币制度的“两”“元”之争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值得注意的是,各宗藩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本章由转载布)由此可见,清朝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的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即使在清朝“闭关锁国”期间,和属国的这种联系也没有中断,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清朝国势渐衰,在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侵略下,这些属国渐渐的丧失,但基于传统文化上的认同感,这些国家还极力的保持着和中国的“宗藩”关系,象缅甸尽管已经成了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仍然不得不允许缅甸在一定时间继续向中国“朝贡”。

  现在,大清王朝已经由新的“华夏共和国”所取代,中国传统的这些宗藩国失去了“朝贡”的对象,如何重新“定位”和中国的关系,是摆在这些中国的前“属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孙纲提前留了“后手”,通过自己在朝鲜的北洋方面的代言人“美女学生”金舜姬,成功的解决了朝鲜和中国的藩属关系问题。

  在“己亥之乱”生之后,朝鲜国内很快就知道了消息,朝野上下顿时一片震恐。朝鲜国王李熙大惊失色,派人向在釜山地北洋水师提督叶祖圭问计,叶祖圭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但也不敢擅自决断,后来等到孙纲把在北京的朝廷主要官员都接到了旅顺。成立“北洋共和政府”后,金舜姬按照孙纲的指示,以她地特殊身份在朝鲜军政两界及王室间进行了“沟通”,才让朝鲜在因中国内乱造成的恐慌情绪中稳定下来,朝鲜国王李熙表示。“中国有难,朝鲜为中国属邦,绝不坐视不顾”。指示朝鲜军政当局做好战备,“备中国不时之需”,于是就有了后来朝鲜海军协同北洋舰队作战以及金舜姬亲率朝鲜军队3ooo人进入中国境内帮助中**队阻击俄军地行动。

  “华夏共和国”成立后,朝鲜率先表示承认,但对于朝鲜应该同中国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感到“困惑”,孙纲随即让金舜姬转告朝鲜国王,中国和朝鲜仍然是“唇齿相依”的“兄弟之邦”,既然大清王朝已经不存在了。中国将和朝鲜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用来取代以前的“朝贡”关系。

  朝鲜国王李熙知道后放心之余也十分感动,立刻派使团前往中国道贺,递交国书,“庆贺中国共和重生,并与中国约为盟邦,互助互援,永世修好”。中国和朝鲜以签订《平等友好互助条约》地形式确定了两国新的外交关系。

  朝鲜是中国最重要的属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