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1章 殿试(上)_望族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巳时正,殿试考试正式开始。?

  在文庙礼乐的伴奏之下,由皇帝亲自站起身来,宣布道:“朕宣布,殿试开始!”

  从后殿两侧,各自出来两队宫廷侍卫,这些侍卫分成四排,一路前进到每个座位前站定一人,这些侍卫将作为朝廷所派出的监考之人,负责毫不分神地观察和监督考生之人,至于文庙和朝廷的官员,将会作为巡场官员。

  也就是说,一名考生光是盯着自己的监考者就有两人,一个宫廷侍卫,一个小太监,而后还有文庙和朝廷的巡场之人,这殿试的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到此时,所有考生这才可以打开自己眼前的考卷,那考卷的两侧是由硬纸所成,里面是软质的纸张,跟普通上奏的奏折很是相似,打开书折之后,里面是用印刷体所印制出来的文字,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大概光是题目就有三四百字之多,最后才是一片留白的地方,考生将在留白的地方完成自己的文章。

  虽然策问,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势来进行考试的,但所有的题目都会连在一起,考生需要从以皇帝口吻所写的一篇感怀文章中,找到文章中的问句,再从这些问句中找到回答的方法,再写成自己的一篇文章,殿试的题目就可以完成。

  殿试的题目大概有三四百字之多,而作答的文章,应该也有上千字,在这时代中,并没有标点符号一说,其实要从那连在一起的文字中找到问题,再写成一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文章,对纪宁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也好在他自己经历过这方面的培训,要写这样的文章也就没那么难了。

  纪宁先打开之过考卷的格式,而后再去看文章的内容:“制曰:朕惟天子,父天母地而为之子,凡天下之民皆同胞一气靡所不统,故曰,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宗子继承父母,君主天下其责甚大,必养之有道,必教子有方,举天下之民,无一不得其所,责斯尽焉……子诸生饱经饫史,以待问必有灼然之见,其详著于篇,朕将亲览焉!”

  跟前面科举考试中考四书文和五经文不同,殿试所考的文章,严格来说应该是由皇帝亲自来出题,不用遵循四书五经中的内容,而是要靠皇帝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的文章,问出的问题,来做出答案,在回答中,也不用遵循一些特殊的骈体文格式,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是不能用浅白的文字来回答,所写的文章,也必须遵循古代文章的基本原则。

  当纪宁乍一看到这题目,大概便明白,这是一篇关于“孝道”的问题。

  皇帝以自己为典范,表明了孝义礼法在人伦关系中的作用,并且由此来提出问题,策问所有的贡士关于孝道的问题。

  策问题目的最后,皇帝说的也很是明白,说在场的诸考生都是饱读诗书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