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孤独的不屈者们_六朝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高密县博弈的同时。

  遥远的漠北。

  有一群早就被遗忘的人,正在谋划一场关于民族生死存亡的博弈。

  此时已至十一月中旬,当地入冬已久。

  因为靠近西伯利亚,狂风暴雪是家常便饭。

  大约在北纬47°,东经97°的位置。

  群山背风坡的山麓地带。

  一位披着羊绒外衣、披发左衽、手持一根光秃秃节杖、脚穿两双破烂步履的中年人,正侧身顶着刺骨寒风,驱赶着几十只小羊。

  因为常年风吹日晒,中年人的头发相当蓬松,宛如一个鸟窝。

  他皮肤干燥得很严重,已经出现了破裂的情况,再加上冬日气温低,还囊括着皲裂。

  一条条沟壑般的皱纹,纵横在他干黄瘦弱的脸上,使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老人。

  在中年人的身旁,一位同样衣衫破烂、面色枯黄的青年紧紧的跟着。

  青年鼻梁很高,头发颜色偏向棕色,和汉人的样貌相差很多。

  他先是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跟随的匈奴士兵之后,赶紧对着中年人说道:“张公,属下探查过了,两个月之后,会有一批西域献给单于的马种从此地经过。押送马匹的人大约有五十多人,都是匈奴士兵!”

  张骞停下脚步,身体一颤。

  他任由羊群向远方奔跑,

  转过身,双目沧桑,声音沙哑,凝视青年。

  “堂邑父,此消息从何得来?”

  虽然已经在匈奴逗留七年又余,但是堂邑父时时刻刻记得大汉礼节。

  于是,拱手作揖,道:“回张公,君在匈奴七载誓死不屈之气节,感动了很多人。知君早有离意,一名被俘虏大汉降兵托人转告。其还称,将士们虽然身在匈奴,然心依旧在汉。”

  张骞痛苦闭上了眼睛,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

  他轻轻呢喃,“大汉降兵吗……不……他们早就不是汉人了,应该称他们匈奴人。真正的大汉士兵,绝对不会投降!”

  作为一名大汉官僚,他有自己的骄傲!

  投降之人,绝非汉臣!

  正是这个念头,使得他无时无刻不在想逃离匈奴,进入西域之事。

  张骞悲哀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扭头,盯着堂邑父的眼睛,沉声问道:“当初与我等一同出使的几百人,如今,还剩下多少?”

  “回张公,吾等离开长安之时,共有四百八十三人相随。”

  “在大漠与匈奴士兵遭遇后,损失约两百四十六人。”

  “被匈奴扣押之后,娶妻生子者约一百一十三人,不幸病死者约五十一人。”

  堂邑父轻声背诵具体的数据。

  “愿意与吾等谋事,逃离匈奴者,有多少人?”

  “回张公,除不知所踪者,愿意追随者一共一百二十一人!除了娶妻生子人群中有六十五名不愿意离去之外,其他人,都愿意随君谋事!”

  张骞看着南方,惊讶的呢喃,“竟然六十五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