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别驾在幽州做的好大事,本侯还以为青州庙小,已经容不下别驾这尊大神了。怎的竟然还赏光回来了?”

  顶着一对黑眼圈,神色有些枯槁的李澈着实是把陈群吓了一大跳。只是听着那熟悉的揶揄声,陈长文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显然州牧大人这些天被田丰这个工作狂折腾的不轻。偏偏李牧伯最喜欢标榜自己虚心纳谏,面对认真严肃、刚而犯上的田丰着实是吃尽了苦头。

  田丰咳嗽一声,劝道:“君侯,注意身份。”

  李澈一怔,这才注意到,陈群身边还带了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有些狐疑的问道:“长文身边这位是?”

  那人跨前一步,弯腰抱拳大声道:“草民东莱黄县之民,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参见牧伯!”

  “太史子义?可是当年单骑入京拦截州章的太史子义?”李澈大奇,陈群去一趟幽州,竟然带回了这么一位人物。

  “丈夫生于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太史慈临终前的不甘之语经《三国演义》再加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成了后世传唱的立志之言。

  其单骑杀出重围,为北海相孔融求得刘备援军的事迹也成为了勇将的最佳范例之一。

  这位汉末名将如今正值年轻力壮之时,不过二十五岁,比起赵云还要小上一些。也更为锋芒毕露,眼神锐利至极,扫视而过,令人如芒在背。

  一双剑眉,一对鹰目,面庞有着齐地海边的特色,也有着辽东风霜的痕迹,使得他虽然年轻气盛,却又给人一种沧桑稳重之感。

  中平四年时,青州州部与东莱太守于一桩事务上有矛盾,而以当时朝廷的懒政会直接取信奏章先到的一方。当时州部奏章已先往京城去,太史慈自太守处受命,星夜赶往雒阳截住了使者,更是胆大包天的毁掉了刺史的奏章。也因此恶了当时的青州刺史,只能亡命辽东,无法归家。

  说起来太史慈此时也确实是在幽州,但能让陈群给带回来,还是一件挺巧合的事。

  陈群笑道:“子义听闻青州在君侯治下渐趋安宁,思念家中老母,故而自辽东返还。却不料蓟侯当时正与刘幽州交战,沿途关卡严密,子义便被扣了下来。下官闻知此事,便作保将他带回青州,以全孝道。”

  李澈赞道:“长文此举大善,我大汉以忠孝治天下,子义为主君尽忠,欲为母亲尽孝,可谓忠孝两全,正当成人之美,以成佳话。”说着又望向太史慈道:“子义也无需担心什么,三四年前的事了,早已是过眼烟云。况且你是郡守之吏,为其尽忠正是本分,若要追责,也该追责当时的东莱太守才是。”

  太史慈闻言心中一松,虽然感激陈群的帮助,但他还是担忧州牧不是个好说话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