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二十章 论教(上)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官汉中太守张鲁,拜见李相,恭祝李相位极人臣,相邦辅国!”

  “我等恭祝李相位极人臣,相邦辅国!”

  初平四年五月初三,长安京兆尹府大堂灯火通明,李澈坐在主座上,接见张鲁为首的益州官员,听着他们齐声道贺,李澈眼中闪过恍惚之色。

  五年,从初来这个时代的命如草芥,到如今位极人臣,经历过生死之间,走遍了大江南北,当年一介督邮便能让他束手就缚,如今就连权倾一方的太守,也要亲自到府恭贺。

  历史也在他的影响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汉朝将要三兴,科举提前数百年出现,系统性的官办教育也在慢慢铺开,虽然远比不得后世全民九年义务教育的辉煌,但这是生产力的限制。

  只要继续发展下去,这颗求知的种子,会让中国走上一条和原本历史线完全不同的道路。

  比起政事堂首相的身份,亲手改变历史的壮举更让李澈自傲,然而这并不能对外人言说。

  恍惚不过一瞬,李澈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回礼道:“张府君与诸位亲至,本相也是颇为荣幸啊。”

  “不敢!不敢!”张鲁等人连连摆手,拱手道:“此次朝廷改易官制,李相位居三省六部两院之首,此乃天大的喜事,下官既在左近,又岂能不登门恭贺?”

  李澈微微颔首,笑道:“张府君雄踞汉中,毗邻三辅,威名远播,本相也是很早便想与张府君见上一面,去岁张府君盛情相邀,本相苦于事务繁忙,未能成行,还望张府君见谅啊。”

  张鲁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强笑道:“李相言重了,是下官此前不识礼数,又岂能怪责李相?从来只有下官去拜访上官的道理,何曾有上官要亲往去见下官的道理?”

  ————

  “哎,张府君当真是大度,君子之风。”李澈叹了口气,悠悠道:“本相听闻当初汉中有不少人对本相未至很是失望,想必这也让张府君有所为难,故而略表歉意。”

  张鲁背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冒了出来,猛的离席而起,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道:“李相容禀,汉中当初是有不少野心之辈,也撺掇下官对李相不敬。但在郡功曹阎圃的劝诫下,下官并未有不敬之意啊!那些野心之辈,也都被下官或逐或杀,如今汉中只剩对天子,对魏王,以及对李相忠心耿耿的人,请李相明鉴!”

  李澈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杯子,微微眯眼,不言不语,其他人也纷纷噤若寒蝉,不敢出声。张鲁只觉得自己仿佛处身油锅之中,备受煎熬。如同一只蝼蚁,等待着高高在上的神灵决定他的命运。

  这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事,在刘焉低头后,他自然随大流降了朝廷。既然归顺了,李澈这位当朝首相就是他绕不过去的大神,去年的事也必须给李澈一个交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