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四章 末路(六)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激进的孙策,赵云只是笑了笑,也不反驳,颔首道:“你若坚持这般看法,倒也不失为一种出路。只是刚极易折,强极则辱,还是多加注意为好。”

  孙策也只是一时意气,他又非此地军事主官,赵云允他随军学习,已是颇为厚待了,自然不会狂妄到强烈要求赵云更改战法,见赵云不与他争论,孙策也只能是悻悻不语。

  周瑜有些无奈,好友各方面都很优秀,唯独这性子实在是过于急躁,明明嘴上还说着要避免重蹈覆辙,以孙坚旧事为鉴,可各方面都比孙坚更为激进,若是为一方诸侯,迟早要吃大亏。

  如今四海将定,皆是人臣,对于孙策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对于周瑜而言,这次随军征伐可谓是难得的机会,年纪轻轻便得以参加万人级别的会战,还站在主将身边看他发号施令,对于自己的军事素养提升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毕竟为将者一个最基本的评级因素就是带兵数量的多寡,兵卒数量并非越多越好,绝大部分将领的统兵效益与兵员数量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个峰值点,过了这个峰值点,兵卒增加只会起到反作用。

  韩信“兵仙”之名百世流芳,便是因为他能够胜任数十万大军主帅的位置,并作出合理的统御安排,换成一般的将领,哪怕是刘邦这等足以在秦末汉初位列前十的“十万级”帅才,也绝难以此击败项羽。

  在关注赵云发号施令的同时,周瑜也对自己的能力渐渐做出了一个评定——万人大军,他能够及时、准确的发号施令和指定方略。

  周瑜默默学习,却苦了孙策,他并没有像周瑜那般想的深入,好斗、激进的小霸王此时只想到战场上走一遭。

  但他们二人尚未加冠,又是新近投靠的荆扬士族代表人物,带他们来前线已经是极限了,赵云绝不会同意他们上战场。若是两人有个三长两短,荆扬之事难免有所波折。

  ……

  天已大亮,袁绍的心却是一片灰暗,此时雒阳禁军想必已经赶到了伊阙关,或许已击溃了许攸的偏师,或许正马不停蹄的南下追击,而他却被张飞所诈,不得不放弃从太谷关返回南阳的想法。

  此时虽已行至新城县,但毕竟未出河南之境,向右可沿阳人聚、梁县方向,顺汝水出河南。向左则是溯伊水之源,然后翻越伏牛山回到南阳,或是翻越熊耳山,入弘农境内再做打算。

  看似有两个选择,但事实上也只有一条路,毕竟若是西行,袁绍就得放弃掉自己的大军,带上亲信潜逃回南阳,带大军翻山越岭无疑是自取死路。

  可刚刚却又接到南阳急报,赵云竟然堵在了南阳大门口,堵阳县有失陷之危!按照报信所述的情况来看,等袁绍主力赶到时,堵阳战局应该已经有了结果。

  届时便是前有狼后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