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激辩_女帝工作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松,想起游魂三年在农事上的所见所闻,又道:“至于西境土地贫瘠,高低不平之事,朕以为,当因地制宜。庄稼种不好,那就种树,栽林,养畜,土地嘛,种什么便长什么。譬如北戎,擅长牧马放羊,土里长的是草。再譬如巫月,喜欢养虫子,土里长的便是虫子。”

  汤崇俭无话可说,尤其姬羌最后关于巫月那句,让他忍不住阵阵恶寒。

  巫月尚巫,自上而下巫术盛行,好好的土地用来种虫子这件事,他认为是巫月乌烟瘴气的源头。

  西境闭市一事就这样定了,户部与吏部接下来要制定具体细则,然后下达地方执行。

  此事揭过,殷其雷立刻奏本向上,说的是昊京流民一事。

  殷其雷言,经过朝廷上下一连数日的努力,入京的流民已不缺吃穿,能够遮风御寒的土坯房也已由工部着手在建。

  说完现状接着说问题,问题有三:

  一,究竟哪个龟孙子带头施舍馒头的?知不知道升米恩斗米仇?

  二,人只要吃饱喝足就会生事,这些流民终究还是要返回原籍,然而原籍正在闹灾荒。

  三,赈灾款粮入秋便发下去了,为何雍州灾情依然这么严重?

  殷其雷一张口便得罪好几家,人家好心做善事却被他在朝堂上公然骂做孙子,叔能忍,婶不能忍!

  于是立刻有人道:“难道不是殷家大小姐带头施斗米?”做孙子?

  殷其雷驳,“御寒之物,保命的必需品,馒头不是。”

  立刻有人说他强词夺理,歪曲事实,殷其雷再驳,“京兆衙门的粥都能活命,为何非得用馒头?一个馒头能换京兆衙门几碗粥,心里都没数吗?”

  京兆衙门的粥咋啦?

  所有人不约而同冒出这个疑问。

  站在文臣中间排的京兆尹齐敞抿了抿唇,他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别急啊,他还一肚子憋屈没地方说理呢!

  姬羌抛出疑问,“京兆衙门熬的粥怎么了?”

  秦食马见无人接茬,便出列道:“据难民讲述,一碗粥,半碗沙。”

  “京兆尹。”

  姬羌把齐敞叫到跟前,见他脸上毫无愧色,不由纳罕。

  “秦少卿所言,究竟虚实?”她道。

  “回陛下,所言非虚。”齐敞答。

  姬羌:“何故?”

  齐敞:“因为无粮。”

  “胡说!”汤崇俭、殷其雷异口同声,俩人互相对视一眼,汤崇俭道:“半月前国库朝京兆衙门拨粮五千石,短短半月,你岂会无粮?”

  “汤大人这话不假,然粮米越吃越少,流民越来越多,凭谁也不敢撕开了口子大用特用,这点,想必陛下与众位大人都能理解。”齐敞头头是道。

  殷其雷大喝,“即便如此,也不是你往粥里掺沙子的理由!缺粮可以把粥熬的稀一点,往里面掺沙子,哼,这是不把黎民苍生当人看!”

  齐敞鼓掌叫好,“说的好!太好了!这话您该半个月前告诉下官,您若早早告知,下官也不至于这等荒唐,明知不可为,偏偏为了……”

  殷其雷:“你这是指责本官不早作为?即便如此,也不是你往粥里掺沙子的理由!”

  他义愤填膺的又强调一遍,之后又道:“我真想让齐大人尝尝,掺了沙子的粥究竟是何滋味儿……”

  殷其雷恨不得当场变出一碗粥,好好给齐敞一个教训。

  姬羌:“上粥。”

  ------题外话------

  虚构的故事,不严谨,更谈不上历史逻辑,只能在本故事范围内自圆其说,大家喜欢看就当个消遣,不喜欢就去别家逛逛,别上火,更不值得动怒。

  谢谢大家的打赏,月票,推荐票支持,谢谢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