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宫_纳米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里左右,距离月球则是大约万公里。

  至于望月卫星的作用。

  顾名思义,两颗通信中继卫星负责蓝星和月球之间的通信,而两颗导航卫星,则辅助蓝星和月球之间的导航。

  这四颗卫星是今年三月份才刚刚发射上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辅助月球空间站、月面基地的建立。

  在匀速巡航的过程中,杨理明又抽空联系了地面指挥中心一次,汇报了一些情况。

  一转眼,六小时五十分钟过去了,距离抵达月球轨道的交汇点,只剩下34分钟的时间。

  休息了六个多小时的张锋,被闹钟惊醒过来,他拿起漱口液清洗一下口腔,用特制湿巾擦洗一下脸部,便回到驾驶舱中。

  此时飞船开始制动减速,三人冷静的控制着鹊桥号,八十分钟后,成功到达交汇点。

  “开始变轨。”

  “收到。”

  用了五分钟左右,鹊桥号完成了机动变轨,成功进入月球轨道,然后开始环绕月球飞行。

  按照原定计划,鹊桥号将在月球轨道环绕圈后,最停留在距离月球表面310~320公里的月球赤道平面轨道上。

  之所以在这么低的轨道上运行,主要是因为月球引力比较弱,这个运行高度已经可以满足空间站的正常环绕飞行了。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变轨,终于成功将鹊桥号的飞行轨道,维持在313~318公里的月球赤道平面轨道上,鹊桥号平均186分钟,环绕月球一圈。

  到达指定轨道区域后,队长杨理明开始分工:“亚东,轮到你休息了,其他工作交给我们。”

  “明白。”

  交叉检查了设备后,叶亚东去生活舱休息。

  杨理明和张锋则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别以为到了月球轨道,就可以高枕无忧。

  实际上,到了月球轨道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月球没有强大的天然保护磁场,导致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可以长驱直入。

  人类为什么迟迟不建设同步轨道空间站或者月球空间站,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区域,没有蓝星的强大磁场保护,很容易被太阳风暴干扰,甚至摧毁。

  为了保证安全,鹊桥号开始进行变形,从“I”型分布,转变成为“L”型分布。

  然后通过机械臂,在两侧组装了两个圆滚滚的特制太空舱,该太空舱是强磁场保护舱,可以变成一个小型的强磁场,即法拉第笼。

  磁场保护舱不使用太阳能,而是采用了碳14核衰变电池,各自配备了420公斤的碳14核衰变电池。

  可以为超导磁场发生器,供应稳定又高密度的电能,这个小型强磁场,可以保护半径160米左右椭圆形区域,抵抗绝大部分的太阳风暴,特别是那些带电粒子,很容易被偏转开。

  当然,这还不够,为了增强安全性,蟾宫空间站内的其他电源,在必要的时候,可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