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零八章 大战在即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帅。但为了制衡,他又把淳于琼等人塞了过去制衡麹义,不肯让麹义指挥张颌的部队。

  龙凑大捷,固然是王羽的奇谋奏了效,但未尝不是袁绍自己搅乱了阵脚的缘故。如果张颌、麹义密切配合,这一战可能还是会败,但未必会败得这么惨。

  总而言之,龙凑之败给了袁绍当头一棒,依照惯例,他肯定会重新反省,放下面子和权术,将能做事的那批人重新任用起来。

  现在,王羽面对的对手,不再是只会卖弄阴谋的袁绍,而是智谋、军略无一不通,作风务实的沮授了,这可是个不容忽视的强敌!

  依照王羽的推断,袁绍能拉拢到的帮手主要是:幽州的刘虞,兖州的曹操、刘岱,河内的张杨,并州的高干,此外还有些无法确定的,暂且不论。

  袁绍可能采取当初讨董的策略,令刘虞南下,曹操、刘岱渡河北上,他自己则与高干、张杨合兵一处,先趁其不备,解决掉不请自来的张燕,然后三路大军合围,共讨王羽。

  刘虞名义上是公孙瓒的老大,又是久负盛名的汉室宗亲,朝廷重臣,公孙瓒未必敢和此人撕破脸动手。从袁绍的角度来考虑,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掉公孙瓒。解决不掉也没什么,反正刘虞来了,王羽、公孙瓒就得分兵抵挡,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当然,王羽自己肯定不会采用这样的计划,和讨董一样,这种分进合击的计划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受限于通讯手段和私心,各路兵马根本无法协调,根本不可能达到分进合击的效果,远比不上让各路诸侯各自发挥。

  很显然,沮授接手后,调整了策略,不再寄希望于刘虞大举南下,而是挑动刘虞在幽州生

  事,借以牵制公孙瓒。

  幽州是公孙瓒的根本,失了幽州,冀州未下,公孙瓒就会被晾在中间了,他不得不回救。少了强悍的幽州铁骑,王羽就只能孤军奋战了,自然容易对付得多。

  所以才有了公孙瓒的这封信。

  公孙瓒也很无奈,但他也没办法,王羽同样不能强留。失去了幽州,公孙瓒就算不是一路诸侯了,而是一支流浪军,和刘备成了同类。

  那种日子有多窘迫,看看现在的吕布就知道了。

  吕布的并州军也是边军出身,战斗力非常强悍。吕布占据了洛阳后,四面开战,大仗小仗打了几十处,几乎每场都占了上风,可他就是不敢防守一搏,与某个诸侯拼命。

  为什么?就是因为远离并州,没有足够的兵源补充。并州边军那种强兵不是随便就能训练出来的,胡乱找些兵源来补充,只会降低战斗力。

  既然死一个少一个,他哪里敢大打出手?只能以击退对方为目的,见好就收,慢慢训练新兵,寻找破局的机会。

  公孙瓒和吕布差不多,有幽州在,他可以从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