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556章 孟玉楼当初为啥执意要嫁西门庆_一女六夫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孟玉楼听说李衙内找人来提亲,便有这样的文字:“那日郊外,孟玉楼看见衙内生的一表人物,风流博浪,两家年甲多相仿佛,又会走马拈弓弄箭,彼此两情四目都有意,已在不言之表。但未知有妻子无妻子,口中不言,心内暗度:……”可见,这一回,孟玉楼还是见貌起意。

  然后,就是孟玉楼轻信了西门庆亲口对她的那个许诺:“妻亡已久,欲娶娘子管理家事”。这句话,便是许诺,要娶孟玉楼回家做正妻,并管理家事。孟玉楼得了这个承诺,又见西门庆貌似潘安,便色迷心窍,不听张四的劝阻,执意嫁给了西门庆。结果到了西门庆家里才发现,事情果如张四所言,上面除了有一个正头娘子吴千户女儿,还有一个李娇儿做二房,只把她安排为第三房。而且家里的事务也由吴月娘管理,进出财物,也是李娇儿负责。说到感情,那西门庆更是一年也进不了她屋子几回。所以,孟玉楼便感觉自己是被西门庆骗进门的,因此也时时跟西门庆提起,表达不满。但又无奈。只好忍气吞声的委屈着过下去。

  有了这一次被骗的前车之鉴,孟玉楼再次改嫁李衙内时,便清醒了许多,虽然同样迷恋李衙内的容貌,但对李衙内家里的实际情况,却是问的一丝不苟。且看陶妈妈来说媒时,孟玉楼的发问:

  “玉楼笑道:‘妈妈休得乱说。且说你衙内今年多大年纪?原娶过妻小没有?房中有人也无?姓甚名谁?有官身无官身?从实说来,休要捣谎。”陶妈妈道:“……”玉楼道:’你衙内有儿女没有?原籍那里人氏?诚恐一时任满,千山万水带去,奴亲都在此处,莫不也要同他去?”陶妈妈道:“……”这孟玉楼被陶妈妈一席话,说得千肯万肯,一面唤兰香放桌儿,看茶食点心与保山吃。因说:‘保山,你休怪我叮咛盘问。你这媒人们说谎的极多,奴也吃人哄怕了。’陶妈妈道:“好奶奶,只要一个比一个。清自清,浑自浑,好的带累了歹的。小媳妇并不捣谎,只依本分做媒。奶奶若肯了,写个婚帖儿与我,好回小老爹话去。”玉楼取了一条大红段子,使玳安交铺子里傅伙计写了生时八字。”

  看这一连串的发问,打听的多么详细。可见,孟玉楼是吃一堑长一智了。不过,这一次,她虽问的多了一些,结果还是听那陶妈妈一面之词,便答应下来。这一智,让人感觉长得并不大。所以,还是有再次被哄骗改嫁的嫌疑!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陶妈妈说:“没有大娘子二年光景,房内止有一个从嫁使女答应,又不出众。”结果,孟玉楼嫁过去才发现,这个使女早跟李衙内通了房,而且并不省心,每天在家闹腾,也颇叫她烦恼。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原因,还是得骂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把妇女约束在家中,不得出门,上哪打听那么多信息去。所以,事情的真相,往往就在媒婆们的那一张嘴上。受哄骗者自然不在少数。所以,孟玉楼对陶妈妈所说的这一句:“保山,你休怪我叮咛盘问。你这媒人们说谎的极多,奴也吃人哄怕了。”读来,实在叫人泪目!

  孟玉楼在西门庆家里从三十岁,一直熬到三十七岁,再次改嫁,整整七年多的时光,就这么流逝了。所以,在嫁人这件事情上,孟玉楼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绝对不能草率!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这样,才不至于将来后悔莫及!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被对方的容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也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蒙蔽了自己的心灵!

  总之,在孟玉楼改嫁西门庆这件事情上,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很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对我们认为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的人生,有非常大的警醒作用。

  (本篇完,请接着看下一章)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