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但见对方方面长髯,一见就令人想起了传奇中虬髯客的形象。

  林延潮道:“不敢当,林某早听闻过宋方伯的威名,久仰久仰。”

  宋应昌是浙江仁和人,宋应昌不太会说场面话,简单几句即退至一旁。

  宋应昌身旁一名与他年纪相仿的官员拱手道:“福建承宣右布政使费尧年见过部堂大人。”

  “不敢当,费方伯乃名门之后,林某是久仰多年。”

  费尧年笑着道:“费某心底对部堂才是久仰,大人以原官致仕,驰驿还乡,这真是旷古圣恩,实在可庆可喜可贺啊。”

  林延潮笑道:“这都是皇恩浩荡,林某实在是惭愧。”

  众官员们闻言都是笑了起来。

  费尧年后,一名年纪比二人略长的绯袍官员向林延潮作礼道:“福建提刑按察使陆万垓见过部堂大人。”

  林延潮笑道:“原来陆臬台,久仰久仰。”

  陆万垓也是浙籍官员,除开刚调走的福建巡按,福建最高地方官员里四人有三人是浙籍,这还不算福州知府江铎。

  陆万垓又说了一番恭维话,然后布政司参政,参议,按察司副使,佥事一一上前见礼。

  其中一位是福建督学耿定力,此人是耿定向的三弟,是与其兄齐名的大儒,并称为二耿。

  看着耿定力,林延潮想起了当年的福建督学胡定,二十年前对方到社学观风时也是如此排场吧。

  当即众官员到了接官亭内入坐。

  却说接官亭一般设距离治所十里的地方。

  只是若设得远了,地方官员迎接不便,若设了近了,却对原来官员有些不恭,因此依秦制十里一长亭刚好。

  而这省城的接官亭乃双层八角亭,远远看去像是一位官员头顶上乌纱帽,而亭左右绿树依依,荫避一旁,颇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意思。这接官亭看来平平无奇,但其布置着实处处带着深意。

  亭旁还立着一座石碑讲述的是当年福州隆庆年间哪位太守重修亭子的事。

  众人坐定后,林延潮心想如此接待自己何时才能回家,于是开门见山道:“林某下渡以后,经过官道至城里见百姓多有栽种番薯,不知此物在闽地百姓评价得如何?”

  赵参鲁笑着道:“这番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在民间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之说。本官还听说此物是部堂大人当年从海外引进,并大力在闽地推广种植的,这几年还推及到北直属,山西,陕西,山东各省,本院以为此功堪比神农。”

  林延潮微微笑了笑,他也知道赵参鲁这话有不实的地方,奉承居多。

  林延潮笑道:“这番薯最大之利,某窃以为还在备荒上,但某在京师听闻几位部堂与元辅谈论公事时,曾言说闽地今年收成还算不错,赞成闽地官员政绩卓著,看来这番薯是用不上了。”

  听了林延潮的话亭内众官员们都是笑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