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后20章 决战海角天涯 上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但是后来被一名记者在战斗记录中翻出来,敏锐地发现是个宣传的好题材,于是添油加醋写成了一篇生动的报道发表出来。

  当时整体战局对华盟还很不利,这篇报道微妙地迎合了民众的期待,在后方爆火起来,甚至还改编成了漫画,而方致中也莫名其妙成了初出茅庐便击落敌机的“战斗英雄”。

  风**起来之后,海军干脆真的送他去参加了飞行训练,而他成为真正的飞行员之后,居然真的展现出了不错的天赋,在去年的实战中多次取得战果。待到年底,他被征召到了一个秘密项目之中,转移到风高浪急但封闭的鲸海海域,进行新式装备的训练与实验——也就是他现在所乘坐的青鹞式战斗机与配套的超规格航空母舰。

  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其它战斗机都完全不同,青鹞式既没有硕大的螺旋桨,也没有丑陋的机头进气口,空气从翼根部的一对三角形进气口进入,进气口、机身与大面积的梯形翼面柔滑过渡,完美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任谁看了都要称赞一句赏心悦目。

  华盟对于航空用内燃涡轮发动机的研究远远领先于边缘各国,早在战前就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量产列装了海东青式喷气侦察机。但早期的喷气机速度虽快,机动性却不尽人意,因此只能用于侦察,后续机型仍在研究中。开战后,军方对新式战机的需求一下子紧迫起来,从形形杂杂的许多方案中选出了三种可行性最高的,投入了大量资源重点研究。

  这三种喷气机方案中,第一种是海东青的后继机型,采用双发动机和传统平直翼型,技术难度较低,但性能优势不明显,物料成本也较高,最大的优点是机头位置空了出来,能够装备电探装置,获取缠斗之外的战术优势。

  第二种则是后掠翼的单发战斗机,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和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具备超高的航速和良好的机动性,最终成功发展为Z-7朱雀式战斗机。这型战机已经投入了战场,一登场就做出了亮眼的表现,虽然是机头进气难以安装大型电探设备,但可以与双发战机协同作战弥补这个缺陷,且生产性很好,被空军评价极高,目前正在紧急生产中。

  朱雀式的表现极佳,海军曾想过直接拿过来发展为舰载型号,但由于此机设计的时候很是激进,结构冗余留得很少,想上船的话需要从头开始大改,几乎等于重新设计一架战机,所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执行原定路线,也就是在一开始就作为舰载机设计的第三方案上下功夫。

  第三方案在技术上来说最为激进,可以说是前两个方案的结合体,既是单发战机有较好的机动性,又采用了机侧进气道,留出安装电探设备的机头空间,但也因此研发难度更大。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