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牵连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宁的一颗心这慢慢放下了。只要皇上和各部大臣没事,事情就有缓和的余地,眼下就动手抓人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一劳逸地解决问题。抓一个孔明,充其量也只是作为叛乱的余孽,砍了脑袋完事,对眼前的疑问却不能有根性的解答。

  孔明为什么来京?目的是什么?是什么人在背后与他暗中联系?互通消息?王末是不是代表的王元?还有什么人隐藏在水面下?

  杜宁思考了良,想要把这些都弄明白,就只有放长线,让孔明这条泥鳅使劲儿地游,他游得越欢畅,钓上大鱼的可能性就越大。杜宁想得不无道理,可是他想得挺,却没有料到,鱼是钓上来了,可是这条鱼不但大,还是不是一条,而是一群……一个弄不,连他这个渔夫都得弄水里去!

  直接跟孔明见面的人,并不是明义。以孔明的身份,也不可能直接和明义有什么接触。孔明见到的人叫管平,表面上的身份是京师南郊一处庄院的东家。但经过飞翎卫的查访,那处庄院,实际上却是一个姓方的富商的私产,而这个姓方的富户,却是敬贵妃的远房支系的亲戚。如此一来,事情的朝向拐了一个大弯,却不但指向了敬贵妃,还连带上了方家这个朝廷中的高门,而与敬贵妃和方家联系密切的所,也都纳于飞翎卫的监视之下,笼罩在了怀疑范围之内……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杜宁就不能再掩着了。

  事情查到了这个地步,也就算到头了,继续往下查,也并不是不能查,但是,涉及到了宫里头的事情,涉及到了皇家,查还是不查,决定权不属于杜宁,而要启元帝的意思了。在张姓诸王还在被圈禁,处置的今天,关于皇家人的事情,都属于敏感话题,任何一个处置不当,都能带来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动。杜宁可不想钓鱼不成,反被鱼吃。因此事情很便形成了文字,怀中揣着密奏折,杜宁进宫了。

  静心内,杜宁先是了一些话垫底,随后从怀中把奏摸了出来,摆在了启元帝的案台上。

  启元帝心中又惊又怒,但亲政多年养成的静气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他按捺了心中的想法,从头到尾将那折了个详细,随后双手一合,将那折压在了掌下,目光,缓缓地移到杜宁的脸上。

  “这些事情,有多了?”

  杜宁一低头:“到昨天为止,所有的事情都在章之内。”

  启元帝缓缓点了点头:“也就,到目前为止,这个人还只是在外围活动,并没有查到他……与什么人真正见面……”

  “是。”

  “嗯,盯这个人,不要让他有所警觉,继续放一放,朕想,在这个当口,他一条虾到底能翻出多大的风浪来……还有,不妨从那些参与叛乱的人中,挑选几个出来,涨涨风头火势;再列几个在平叛过程中立下功劳的人,要光鲜地提拔几个。这样来那么几下,不定这么一刺激,事情会进展得一些呢。”

  “是。”

  杜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皇上这样,让他放手大干了。涉及到了皇上家的人,杜宁不敢查,可是现在有了启元帝的首肯,再继续查下去就是奉旨公干,出了什么事情有皇上兜着了……

  只是,在听到启元帝后来的两点时,杜宁却是心中一咯噔。杀几个叛乱的人倒不是什么问题,罪名在身,杀就杀了。可是这提拔……皇上摆明了是要刺激那些暗中觊觎着的人,光鲜地提拔,这就是要竖榜样,立标杆了。如此一来,一鸣惊人似乎是的办法。而在平叛过程中,立下不世奇功的人,自然是的人选。文臣在这个时候不如武将吸引眼球,而在武事之中,令人振奋的,无疑是那场五十余人破淮王千人府兵的奇诡大胜。

  想到这里,杜宁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一个身影。

  不会这么巧吧……应该不会,自己怕是想多了。可是若这个真的被人抬出来,那么自己恐怕也难免要受些牵连……

  杜宁思前想后,抬头了启元帝,对于自己该不该提前打这个预防针,着实有些犹豫。

  !#。.。

  :。: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