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利兹绞肉机_红警之大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的记在了脑中。克罗斯山相对平缓的东坡即约克谷地,谷地中地下洞穴和河道众多,当然还有众多的小集镇。

  伞兵们的空降地选在了霍斯、缪克和格拉辛顿三个小镇中间的三角地地区,可以穿越奔宁山脉,直插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的本宁和迪尔小道就在霍斯镇西侧的十几公里外。

  在第一时间抢占本宁和迪尔小道对于伞兵们将至关重要。否则多国部队就可以凭借隘口狭窄的地型,很有可能将伞兵们挡在谷地之中。

  情报上显示,在本宁和迪尔小道,多国部队各有一个连的守军,都隶属于驻守在布莱尔的美国第52军。布莱尔位于哈德良长城以南,是英、苏分界线上最大的城市,距离彭里斯仅有三十公里。

  美国第52军,就是伞兵们这次行动的主要对手了。秦少全中将的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这次空降行动,第7空降军仅有第19师参战,另一个近卫空降师是第8军的21师,其他三个师则是来自于东瀛军团的日本伞兵。五个空降师,近六万伞兵的空降行动,蒋帅也的确算得上是大手笔了。可是在这小小的大不列颠岛上,盟军与多国部队集中了三百多万军队的战场上,六万人还真算不上什么,扔到利兹城那,打没了也就是一周的事。

  堑壕、地堡群,多国部队利用逐城而退换取时间,集中力量将利兹城打造成了一个坚固要塞。多国部队指挥官威尔金斯中将在利兹城外构筑了两条防御带,以混凝土的地堡群为支点,堑壕纵横,可以快速的调动守军进行重点防御。还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配置到多国部队的班一级,吸取特伦特河防线溃败的教训,艾森豪威尔紧急调来了相当数量的“毒刺”,这种肩扛式防空导弹,在非洲就曾对汉军的武装直升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似乎这一次,白宫也意识到了驻欧多国部队的重要性。

  无论怎样决策,这一百万精锐部队总不能就这样丢在英国。海、空军在惨败之后正默默积蓄实力,但在地面武器方面,绝对是应有尽有。在马歇尔隐退之后,艾森豪威尔的驻欧多国部队难得的土豪了一把。光是在利兹城正面的外围防线上,就投入了五百枚“毒刺”。

  在利兹会战的首日,就有超过五十架“海冬青”被毒刺击落,肖国兴被迫将陆航师暂时雪藏,空地联合突破失败。

  在随后的近地战中,美军和加拿大部队为主的多国部队暴发出了空前的战斗意志。面对盟军的空中飞机和地面火炮的联合轰炸,多国部队硬是凭借着两条外围防御带将盟军挡住了十一天,有近十万盟军战士倒在了利兹城外。

  美军威尔金斯中将采取了贴射紧逼的策略。利用蛇型弯曲的堑壕防御线,使得盟军的进攻部队与多国部队犬牙交错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