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二章 这样应该可以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琴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却从来没像这次一样郑重。

  她从接手官家的产业,这是第一次官家给她提了要求:务必保证东家们通过大理王室借用矿城守卫兵的提议。

  赵琴很小就被选进宫里了,还是先皇时,那时太子也才刚刚被确定为接班人。算是在宫里长大的。

  如今,虽然她赵琴没名分,但绝对是整个皇宫里最重要的人,甚至不比两位贵妃差。

  官家关注,绝对是关乎国朝的大事。

  “借兵?”

  当大理王室提出后,所有人都看向赵琴。

  谁都清楚,别看他们在矿城有份子,也算是矿城的东家,可他们都明白,谁若是真去染指矿城兵,那绝对是找死。

  借不借兵,跟他们这些所谓的东家还真没什么关系,那就是官家的一句话。

  就是矿城兵解救大理王室,他们这些所谓的东家也是屁都不知道。

  这时候居然因此事把东家都召集在一起了……

  信息量很大!

  “上国皇帝陛下在当时筹建矿城时,曾有言:两成的份子永远属于我大理国……”

  “我大理王室根据当时的情况,将矿城份子划分,高氏杨氏都在矿城有份子。”

  “如今,因高氏杨氏叛乱,王师开进大理,平息叛乱,歼灭叛军,这就会让高氏杨氏的份子没了下家。”

  大理王室代理说到这,所有与会人员总算是有了精神。

  这才是重点,至于兵不兵的,他们还真管不了,也不敢管。

  若是能在多占些份子,在主家面前才是功劳,掺合矿城兵,那不是功劳,是麻烦。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关心。比如韩家的人,比如文家的人,比如……等等,政事堂相公们的代言人,都等着赵琴发话。

  至于大理王室,随便怎么说吧,都是废话。

  官家是答应留两成份子在大理,可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

  若官家有意收回来,他们无条件支持……这是商贾之事,别扯什么官家不官家。

  有点绕,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大理王室准备……”

  “矿城的份子留在大理并不是说留给段氏王室,这一点必须明确。”

  赵琴感觉差不多了,不能再让这段氏代理人啰嗦了。否则很可能借官家曾经的话,吞掉高氏杨氏的份子,并且以此作为借兵的筹码。

  哪有这样的好事?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矿城守卫兵由矿城供养,这是陈例。既然段氏有意借矿城守卫兵,那么就在高氏杨氏遗留下的份子上说话吧。”

  对大家的收益都有利,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在商言商,军国大事不是我等商贾可以掺合的,我们也没有权利去改变官家的金口玉言,同样也没资格在这里对官家说的话评头论足。”

  三两句,直接把借兵的事就这么定了。

  好像这次有段氏王室提议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