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零二章 幌子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也是为自己准备的奏折打个伏笔,避免最后被人误解了。

  “这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了可能性很大。如此很好,也能为市易法添砖加瓦,完善市易法以备朝廷推动。”

  王安石何尝不明白?不管是不是无耻的往市易法上贴金,他都得这样说。

  “诸位若有对市易法查漏补缺的想法,也应该奏请官家……”

  王安石倒没有强颜欢笑,他心里也在考虑,也在琢磨今天诵读那份奏折的内容。

  很显然,那一份奏折是戳中了官家的痛点。

  该如何调整市易法,才能符合官家的预想并让朝堂反对的声音减少呢?

  能看明白官家今天做法的不止王家人,今晚在不同的府门里都上演着同样的桥段。

  不管还会不会推行市易法,但官家对于大商贾操控价格的行为肯定是要处理了。这是普遍的认识。

  对于这点,于公,臣工们基本上认同。于私嘛……各家都各家的利益。

  如何保全自家利益并让官家面子上过得去,是今晚多数人心里所想的。

  折腾了这么久,官家是绝不可能就这样算了的。

  ……

  或许真的是自己发火起作用了,过了有几日,朝臣们递上来的奏折多少有了起色,不再是干巴巴的喊口号了。

  并且,不再是单纯的议论王安石的市易法,更多的是在市易法的引导下,真正的去想办法考虑怎样改变国朝易货之事。

  ……将万物分类,然后根据物品种类划分为几大块,分别由诸多不同的家族与朝廷合作包揽一切易货?

  脑子是动过了,还不如不动。以矿城和工坊城为例……还别说,挺有说服力。

  这不是分封土地,这是分封物品,结果是由原来的大商贾掌控物价,变成耕读世家控制。

  赵曦想不通这与现在的模式的区别在哪里。

  大商贾?在现在这个时代,赵曦不相信脱离了官员在背后的支持,没有士大夫阶层的掺合,能有商人做到控制物价的程度和规模。

  这算是各退一步?好歹让朝廷介入了。

  换汤不换药吗?可惜!他赵曦能看透其中的猫腻。

  按照常平仓模式,建立朝廷万物常平库,价高时低价出,价低时高价入,由朝廷储备货物之量调控物品价格……

  好吧,相信你用心了,可这需要朝廷建多少库,储备多少物品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朝廷颁布法令,对商贾囤积货品的量予以限定,从而杜绝囤积居奇的可能……

  推出高价税,以税比来限制各类物品价格浮动…~

  赵曦翻看着奏折……很明显这一次大家对市易法的臧否与早先大不一样,所说的内容还是不是市易法都没法说清。但有意解决国朝易货一事倒是真的。

  这时候已经谈不上是支持还是反对市易法了,说是在提出自己的市易新法更合适。因为所有的奏疏里,赵曦没有看到一份还硬扛着不可以动市易这块的奏折。

  王安石不知道能不能理解自己的做法,总的来说,赵曦这一次的乾坤大挪移应该算是见效了。

  当人们集中在市易法该不该推行,市易法推行的利弊时,赵曦把市易法推出的背景提到过比市易法还重要的位置。

  这就让各个立场的臣工都没有继续揪着市易法的理由,不得不沉下心来考虑国朝易货的现状,并考虑怎样改变现状。

  市易法一直就是幌子,被赵曦用来破局的幌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