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六六章 矛盾转移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卒,反倒在安靖城防时屡屡受伤。更别提那些文官了。

  韩琦的奏折陈述,如今的四州文臣,已经有近两成的文官无法承担公务了!

  也怨不得老韩要下狠心,确实有点过了,老韩又是个暴脾气,能忍到现在算不错了。

  其实,这时候最应该是实行军管,可扫荡零散的游骑和布防边界防线已经占用了过多的兵力,根本就没法按军管的标准来安排军卒。

  挺难!

  “诸位相公如何看?”

  赵曦也不想随便就答应韩琦,开这个杀人的口子,背锅的不仅仅是韩琦,包括他,以及整个朝廷,都会被诅咒的,毕竟那都是平民,跟战场杀敌还不一样。

  再说了,若不能妥善处理这四州子民的安抚,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将会遇到更大的反抗。

  “一味的杀肯定不可取,可迁人入关为奴……这不是一两百人,也不太容易。”

  说了相当于没说。看来政事堂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官家,按说云应四州以汉民居多,同族同种,万不该出现这般情形。”

  王安石还是有点质疑韩琦奏折的真实性。

  “王相,韩稚圭所奏应该不会有假。北辽统治云应四州百多年,北辽朝廷对于汉地的统治也相对宽松。”

  “除了契丹的贵族,汉地百姓相比女真和回纥人,在北辽还是有不错的待遇。”

  “从北辽朝廷的韩家大族,到西京、南京,甚至中京一带的汉人林牙,就可以看出,汉人处北辽跟处于国朝并无多大差别。”

  “可从军,可考举,官位职衔与契丹本族人并无差别。不仅是云应四州,整个燕云十六州的子民,对于北辽已经认同了…~”

  很无奈,可事实就是这样。相公们不是想不通,是不想承认。

  正统王朝的心思,使他们从心底回避这个事实。

  “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以夷制夷吧……”

  赵曦不知道韩愈会不会因为他篡改这话从棺材里蹦出来……

  “让韩相公从俘虏中遴选一部分官员,就是原本属于云应四州的汉人文官。释放其亲属,归还其财产,许之以高官,授之以权利。”

  “这些人对云应四州的情况最为了解,也知道如何入手。放手让他们管,那怕是公报私仇也无所谓,给他们权,以权谋私也由他们……”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不管是杀鸡儆猴,还是降籍为奴,结果只会让矛盾越积越深,让云应四州的子民同仇敌忾。

  这样对于稳定和将来的统治很不利。

  “官家,此法可用于一时,可对云应四州将来的治理无益!能在此时变节,品性不敢恭维,说是贰臣也无不可。”

  韩绛还是实在呀,见没人谏言劝阻,就憋不住开声了。你看人家富弼、文彦博,就包括王安石都不吭声。

  这时候把他们拉出来借用,并不意味着会一直并永远会用他们。

  已经很明白了,容许公报私仇,容许以权谋私,甚至放开了让他们折腾……

  别说最终朝廷不愁找茬把他们踢一边去,让他们肆意妄为一段时间,就是原本云应四州的子民,也会将恨意转嫁到他们身上。

  到时候朝廷只需要做个裁决者……

  无非是矛盾转移而已,没必要把事情搞得血啦啦的,朝廷更没必要把锅都背起来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