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三四章 打开的话头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出手解决阆州,就是在对诸多的朝臣警告,如此势必会导致朝臣的离心,于国朝无益呀!陛下!”

  富弼说完,将身子躬下去,势有一副官家不答应就补起身的架势。

  “富相……来人啊!赐座!…~富相,先请坐。既然富相今日与朕敞开了说,那朕也说说,富相看是不是怎么回事。”

  赵曦扶着富弼的双臂,一直扶着他坐定,再沏了茶,亲自沏的,亲自端在富弼手上。

  赵曦抬抬手,示意富弼先饮茶…~

  这一切,都有感于富弼的坦诚,源于富弼心怀天下的的公心。

  赵曦清楚的,富弼祖籍洛阳,是国朝的东京,在轨道这一大块的利益中,并没有分到羹。

  即便是富弼的亲家,也都是首批配合朝廷贯通轨道的。

  富弼的立场,并不是因为利益而站在那些所谓士族那边,而是真正出于对稳定朝堂的担心。

  这是赵曦一切礼节的根源。

  “富相,韩稚圭家族从士林文坛上论,应该并不比阆州陈家差。这一点富相承认吧?”

  富弼点了点头,确实,韩氏于相州的根基,要比阆州陈氏强很多。

  “再说吕家,吕氏不止是一门四进士,而且是一门双执宰,甚至第三个执宰也几乎是确定的。”

  “说到这,朕想问问富相。同样是士族,同样是士子大族,都放在士族这个层面上比较,公平吗?”

  “倘若国朝轨道管理真是如此,后面贯通州府者自行主导,任意收费,偏偏先行配合朝廷者却失利之多。这合适吗?”

  “富相,这是从私利上说起。压再从公事上论。阆州那是国朝的州府,为什么就存在与朝廷不相符的措施?”

  “大宋是朝廷集权,是君王集权,是大一统的王朝。如果国朝各州府郡县都可以撇开朝廷肆意妄为,这与羁糜州有何异?与前朝的藩镇又有何异?”

  赵曦也有些激动了,话音也提高了。王中正很自觉的将侍候的内监清出了勤政殿,关闭了殿门。

  若不是他做不了主,估计秘书处的记录者,他也想请出去。

  这种时候,官家多数会有些惊世之言…~

  “富相,国朝不是中古的分封制,自秦皇起,这片土地便已经是集权制了。而集权制的优点在于同步,在于统一,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事实上,即便是前朝,也没有真正的实现朝廷集权。而大宋,在一定程度上是朝廷集权的起始。”

  “如果阆州可以有别于朝廷的各项政策,那朝廷之于阆州是什么?就是一个圣旨听封的名头?还是供养士子乡绅的冤大头?”

  “不!富相,这不合适!朕之所以推动大朝会,将地方州府郡县纳入朝会参政,目的并不仅仅是政令通达天下,最重要的,朕是要在这个统一的王朝里,让国策同步统一,能真正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富相,朕在讲武堂的理论,提倡了解放思想,促进了开拓创新。可,国朝任何一个州府郡县的创新,都需要在朝廷备案。难不成阆州就例外?”

  赵曦是真有点激动了,或许是装的。从陈述的话里话外,似乎赵曦一直在等这样一个机会。

  因为赵曦所说的太宽泛了,根本就不是在针对阆州的轨道而论。

  好像富弼打开话头也不是纯粹的针对阆州轨道…~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