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七零章 说话的方式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

  “官家,早年河湟开边,旨在从战略上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如今,河湟之地,已经变成国朝的练兵之处。臣以为,在朝廷全力备战的这几年,可以放权于王韶,令其改变策略,从以抚为主剿为辅,变为剿为主抚为抚!”

  “王阁老,此提议并非不可,老臣也附议。只是一旦河湟开边由抚变剿,王韶势必在治政上有所不逮。老臣以为,应遣干臣主河湟政务,以免王韶西进分心。”

  搁以前,韩琦绝对是直接反对王安石的提议,直言王韶军政之权势过盛,于朝廷统治不利。如今,他也懂得了委婉······因为他清楚,官家不可能动王韶的开边之权。

  王安石尽管很腻歪韩琦的说法,明白他是要节制王韶的权利,却不得不承认,一旦国朝西进,王韶率军的数量会相当惊人。官家的信任是有限的·······

  赵曦其实真不在意,国朝新军的真正核心在工坊城。这是他的底气。不过,对于内阁大臣郑重的讨论对西夏灭国之战,他还是喜闻乐见的。最起码,在这一点上,内阁基本上一致了。

  “官家,战略上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第一战是拿下青塘城,以青塘为基点西进,打通前朝的安西都护府一带。唯有这般,才能真正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

  “如今河湟一带,由于内附的部落增多,从地域上,熙河一带已经远远超过京西路和秦州府的管辖区域。一旦朝廷决定西进,在具体管理治下上,真的存在力所不逮的情况。”

  “老臣以为,朝廷是时候对河湟之地划分区域了,构建行政架构有利于内附部落的归属感,有利于新开拓疆域的统治,也有利于建立西进的后方!”

  这就是富弼,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在言辞上要比韩琦更有说服力,即便是王安石也不会有其他心思。

  人的性格,习惯性的立场,格局和高度,这些都可以从言辞上得到体现。

  富弼性格并不温和,但他相比于韩琦,更注重调和,更圆润,在表达立场时,懂得撇开尖锐的方式。

  而这些理由,确实相当能站得住脚。

  “既然如此……朕以为,还是宣王韶进京述职吧。第一个,如果朝廷有备战西夏的谋划,作为河湟开边的主导者,他有必要知晓。”

  “第二点,对于河湟一带内附的吐蕃亦或是党项部落,到底是认同朝廷,还是认同王韶主导,需要他给朝廷有个明确的呈报。”

  这话,其实赵曦是因为看重王韶,给他选择的权利。

  是继续主导西进,还是留下来巩固河湟,赵曦希望王韶自己做出选择。

  对于王韶这样的功臣,赵曦不想让他感觉朝廷有鸟尽弓藏的意思。

  可是,在诸位臣工听来,确实有了另一层意味……

  什么叫认同朝廷还是王韶?这不就是说河湟已经成了王韶的自留地吗?

  官家这话,就已经将王韶的路定下了…~回朝!

  不管是选择继续率兵西进,还是留守河湟巩固,恐怕都无法让官家安心!

  就是这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内阁的诸位,甚至都相互对视了。王安石更是有心去信,提醒王韶。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