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五章 谁考验谁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就迅速联系郑侠的原因。

  “不是,或者说不确定。据探知的情况来看,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在各部落中有些说法,说是官家考验皇子能力,从而造成了皇子之间的争斗。”

  “在皇子之间的争斗中,因为太子有武将的娘舅家,而二皇子仅仅是大理王室的血统,所以,才有了大军压境的情形。说这并不是大宋朝廷的意思,是太子一系的行为。”

  “传言这次南征的十万军伍,是太子能借用武将一系的最大能量,只要大理众部落能护住二皇子不败,必有厚报······”

  大理人真的这么好蒙?章惇有些哭笑不得。

  这么明显的拉垫背、找炮灰的鼓动说辞,大理的这些部落真就信了?可郑侠在大理境内游荡几个月,不应该会被那些蛮人欺骗吧?

  “事实上,大理的各部落似乎很认可这样的说辞。大理的这些年,除了国朝干预后稍微稳定,其他时间一直就是段氏、杨氏、高氏几家的纷争,大理各地的部落也是经常被拉拢的对象。”

  “这样伎俩用多了,也都习惯这样去思考了。搁以前或许不会有人在意,段氏这次大方的给出兵的部落每家五十支火枪······”

  郑侠确实功夫做到家了,而且相当的详细,就是段氏许诺的内容都清楚了。

  也是,现在要说什么最稀罕,对于其他朝廷而言,国朝的火器确实诱惑相当大。

  “介夫以为如何?”

  章惇诚信请教。如果自己的副帅,一句话,只需要碾压过去就得了,没那么多闲心思考虑大理部落怎么想。

  可自己是主帅,把大理杀的血流漂杵,对于自己的仕途有百害无一利。

  “章帅,此时别无他法,唯有有震之以威!”

  得,佐官的心思看来都一样。

  章惇没心思继续跟郑侠扯了。要是真想震之以威,自根本没必要关心大理各部落的情况,顺昌逆亡,只需要压过去就行。

  之所以征询郑侠的意见,官家在出征前这样的交代,同时,朝廷也有诏令,在大战之前让郑侠归建,在军伍任职。还有就是,章惇成主帅了,做事不能再那么直接。

  “章帅,此乃侠几个月探知的情况,注明了大理各部落的倾向和相互关系,包括原本属于段、高、杨哪家的势力范围,以及谁与谁有那些关系等等······”

  郑侠看章惇端茶,知道自己该告辞了。便把自己撰写的文案交给了章惇······

  章惇一直到郑侠出了帅帐,都没缓过劲来······几个意思?自己本来需要的就是这个,扯半天一直在撺掇直接杀过去,临了了,反倒才提供有用的物事。

  估计一旦自己决定就这样杀过去,这郑介夫恐怕不会拿出这玩意儿了。

  自己在征询郑介夫,郑介夫估计也在考验自己吧?看来西征时的那些言论,在朝堂并不是什么秘密,也就是自己已经有了一个狠辣的名头了。

  这个郑介夫,倒是个真君子。

  章惇转过心思来看郑侠留给他的那些文案,才发现这郑介夫所下的功夫不是一点两点。这个文案中,对大理的部落做了详细的分析,亲宋的、忤逆的、唯利是图的、段氏死忠者等等,甚至包括这次向羊苴咩城增援的兵力都有详细说明。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