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零七章 农无税的设想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富相,朕也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尚不成熟,这个想法现在正处于雏形,跟富相说说倒也无妨。”

  “富相,可知我朝商税与农税在朝廷所有税入的权重?”

  “官家,刨除西北之地的牧业,单单以田亩税入算,一条编的两税,在朝廷总税入中不足四成。而商税,包括易货之税、产业之税、市舶寺外贸之税,已经在国朝税入中举足轻重。”

  “也正是如此,老臣才疑惑官家调研农桑后,继续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做法。朝廷税入的权重,充分说明了产业收益的庞大,如此做法,更会导致所有人的关注点集中在产业上,对农桑无利。”

  官家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官家对于现在的税入比例很清楚,是知晓国朝现在的现状的。

  产业发展用工甚多,导致了子民收益增加,而子民收益增加,同样促进来市面上各种物品的销售,从而激发产业的继续革新。

  在产业发展和朝廷税入上,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对于农桑,在富弼看来,这未必是好事,甚至说更加会导致农耕被忽略······这与官家在私访时更自己谈起要重视农耕的想法相悖。

  太子陪同着,或者说伺候着,看着老爹跟首相的奏对。在太子心中所想的,也是认同富弼的说法的。

  “富相所说乃是去岁的比例,朕现在已经让户部、三司使以及市易寺在汇总今年的税入比例。初步估计,今年的商税可以占到总税入的七成左右······”

  “如果,这一次工坊城的扑卖成功,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国朝的农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不用说,别说工坊城再一次扑卖,就是没有这一次,国朝农税的比例也只会是越来越轻。西域商路的畅通,本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往来,增加商税。

  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农税最终会被朝廷忽略······这岂不是更加导致不再重视农桑吗?

  富弼更加疑惑了,越发不明白官家的意图。

  “富相,当国朝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忽略农税一项时,朝廷直接取消农税······”

  农无税?这一下富弼头炸了,脑袋真的有点嗡嗡的。农无税呀,这将是什么?这将是······富弼居然想不出可以来形容这个现象的词汇。

  “官家,这···这真有可能?”

  富弼有点不敢相信,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不敢相信。农无税,这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将是真正的千古基业。

  “为何不可能?富相,以去岁税入而言,相比国朝前五年的税入,商税的税入与国朝五年前的总税额相比如何?”

  “皇家银行中,朝廷的储备钱粮,与前五年朝廷的总税入相比如何?试想一下,若朝廷取消农税会对朝廷的收入会有多大的影响?又会对子民在农桑事宜上提高多大的热情?是否能促进农桑?”

  富弼无言了,除了震惊,心里也是清楚的。这几年朝廷的岁入盈余,远远超过了农税的总额。这还是朝廷有对外作战的形势下。

  这些年国朝各种产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官家设置的市易寺,朝廷税入几乎是在成倍的增长,盈余一年比一年多。

  难道真的已经可以农无税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