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_末世由我守护人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研究进展。”

  林海远瞬间老脸微微一红。

  他当然听出来了,楚旭不仅直接说明了来意,还间接提出了批评。

  战时科研任务那么繁重,还把众多科研人员,召集起来在这儿列队欢迎?

  有必要搞这么毫无意义的活动吗?

  为了不至于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林海远连忙指向众人说道:

  “这会儿是下班休息时间,大家听说您来了,都顾不得休息,特意赶来欢迎您。”

  楚旭略略点头后,来到众多科研人员身前,感谢并鼓励众人。

  简短的讲话过后,不用楚旭提醒,林海远也知道让其他项目的人员赶紧散了。

  只留下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两个组的科研人员。

  一路上,林海远简短介绍了研究院的大致情况后,两位组长便先后重点汇报两个项目的研究情况。

  来到实验室后,更是结合科研设备、实验数据等进行详细讲解,并让科研人员做了简单的技术演示。

  两个项目中,激光武器的研究进度最快。

  因为早在很多年前,激光武器就已经成为了现役装备。

  像输出功率30千瓦的车载低空激光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出口海外了,用来对付四公里范围内的小型无人机。

  如果目标出现在一千米范围内,那么就算用了几毫米的厚钢板做防护,也能被激光束迅速烧穿。

  而150千瓦的大型多波段复合激光炮,连10公里范围内的高速飞行的炮弹,都能通过连续照射将其严重烧蚀。

  也正是因为激光武器相对成熟,威力也很大,所以才会研制用于拦截敌人洲际导弹的天基反导卫星。

  不过……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光电转化效率依然不高。

  所以直接导致,还很难实现超高射速、超低成本、多种类型、可靠耐用。

  眼下,就算功率很小的10千瓦激光炮,各种设备加一起,都好几百公斤重了。

  想要野战化条件使用,只能装在越野车上,而且还得配发电机和蓄电池。

  而150千瓦的,各种设备需要好几辆车才能拉走。

  至于400千瓦级别的,光是用于激光束生成的气体,都要好几辆大型气罐车来装,就更别说其他设备了。

  至于电磁炮项目。

  多年前就完成了样炮试制,并进行过各种测试。

  如今两大难题,就在于如何存储足够庞大的电能,并瞬间将其释放为电磁能。

  同时炮管还要能经受得起,反复的、超高速的摩擦。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两个难题,那么电磁炮的就得好几百吨重。

  而且最快每分钟,只能发射6枚炮弹,打200发就得换炮管。

  因此。

  两大武器研究项目组,目前遇到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材料不行。

  如果有更好的材料,就不止是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大大减小体积、减轻重量。

  而没有好的材料,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目前的科研进度,等陆地长城计划的基建部分完工,开始要安装各种武器的时候。

  激光炮和电磁炮,将很难做到大规模的安装。

  不仅是因为价格昂贵,还因为体积大、重量大、耗电量大,不能装太多。

  否则即便不惜血本装了很多,一旦集体开火,巨大的用电负荷,将直接让电网崩溃。

  而实际产生的攻击威力,却并不是很好。

  那么花同样的经费,还不如多生产储备炮弹导弹之类的。

  晚上九点许,考察结束。

  在林海远的邀请下,楚旭一行人来到食堂用餐。

  “要是能有好的材料,尤其是常温超导材料,那么我们激光炮和电磁炮,就可以做到小型化和轻量化……”

  林海远还没感慨完,楚旭就已经暗暗行动了。

  这部神奇的手机,能给自己石墨烯复合电池技术。

  自然而然,也能给予常温超导材料技术。

  只不过……

  高达23g的石墨烯电池技术,还不知道给谁用。

  如今又来了意义更加重大,同时文件包也更大的常温超导材料技术……

  “两大黑科技技术资料都有了,但我该交给谁研究呢?又该让谁来负责秘密生产呢?”

  经过先进雷达研究中心,看到门口荷枪实弹的警卫。

  楚旭突然灵机一动,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