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文字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毕竟天下总有一统的时候,隶书自然不必说,现在官方用字还是隶书。

  不过这个时期楷书也已经萌芽了。

  而钟繇就是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

  文字的发展道路就是由繁到简的。

  越来越实用,越来越抽象的。

  从上古的符号到甲骨文,再到金文和战国各个诸侯国不同的文字。

  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就是把纷乱的七国文字统一掉,一律用小篆,还让李斯写了一套标准字。

  汉承秦制,本来也应该用小篆,但是小篆太复杂,人们追求简单的笔画,隶书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搞普及教育,简化和规范文字也很重要。

  但是这也不是董良能一个人能做到的了。

  虽然董良知道后世简化文字的样子,见过二王的书法,知道楷书的发展。

  但是现在要将隶书彻底改成楷书,哪一笔画做变形,哪一笔画做简化都需要处理好,这显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

  而且现有的小楷也是个人风貌很重,并不统一。

  所以这个工作董良将来肯定是要专门组织一个文人团体进行处理的。

  不过如果雕版的匠人能想出来好的方法,自然更好。

  说不定雕版的工匠做起来更快,毕竟文人的教材都要出自他们手里,标准字的一星半点的变化,不过是他们雕刻时候,力大一点力小一点,角度变化一点就决定了的。

  将来文字的普及,必然是要设计出对于雕版也方便的文字,这样两全其美。

  而雕版工人出于为自己考虑,在长时间的雕版工作中也一定会开动脑筋,怎么刻能省力。

  这让工匠们识字也是一样的。

  肚子里有东西,才能发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搞出来创造。

  虽然有很多东西也是不识字的劳动大众创造的,但是这样往往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进程,中间要试错。

  而且很难形成体系,也很难再进一步。

  想要打出来好看的浪花,首先要有水,水量越大,可能性越多。

  若这各行各业都能识字,简直比近代还要优越,公元三世纪的地球没有哪个大洲能抵挡这样的文明。

  董良安排完了工匠们,让他们继续工作,制墨间把新墨配方搞出来了,让老鲍好好记录下来。

  然后先制一批使用,随即让空闲下来的学徒们,把普通识字教材印出来五百套。

  又安排曲万田把数学教材刻完后再印五百套。

  又给他留下了本基础几何和进阶语文教材,上面有几篇好文章和几篇实用公文,这是要给自己学校学生下一步学习准备的。

  随后又印出来五本书,眼看天色将晚,董良把书包起来准备向刘备报喜。

  另外,这种印刷术可以招揽到一大批理想主义者。

  不可否认天下读书人很多都是为了前程,为了名利做选择。

  现在有些人交好刘备也是看好他的前途。

  但是更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一批怀有理想抱负的人,他们不在乎文化的传播会打破他们崇高的地位,他们愿意去教化天下。

  董良这印刷术就可以招揽一大批理想主义者,有能力有热情有决心的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