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2 这是大仓在搞鬼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实力,他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的所长可能惹不起。

  而且他也知道,自从潘军成带队以来,对所有被查获的车辆,罚得确实有点狠了。

  虽然这样一来所里的收入大幅上升,但是对过往车辆罚得如此之狠,所长干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敢这么干过。

  当然,这也跟此时的政策形势有关。

  在以前的时候,主要是卖方经济,计划经济,所有的车辆都是公家的。

  开车的司机是“八大员”之一,拉多拉少,跑近跑远,都是一样的工资。

  司机们恨不能整天空车跑,更不用说超载了。

  即使改开后渐渐出现个体运输,但是经济刚刚开始复苏,老百姓的消费还是不高,物资的流动性还是很差。

  大宗运输的活儿相对较少。

  而且绝大多数搞运输的还是思维惯性,认为车辆核载多少,就应该拉多少,拉多了就会出危险。

  所以一般不超载,就是多拉点,也不会超很多。

  发展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经济持续发展,物资流动性快了起来。

  很多搞运输的就尝到了超载的甜头。

  于是超载的现象从开始冒头,到渐渐发展。

  89年的时候,交通部颁发《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国家开始对超载、超限运输的车辆进行治理。

  当然,刚刚开始治理超载,在一些规定和处罚等方面,还不是很明确。

  自由裁量的范围很大。

  以前的时候,所有的车辆都是随便装、随便跑,自由惯了。

  现在突然被治理,不管是搞运输的老板,还是开车的司机,一下子很难接受。

  首先是抵触情绪很大。

  另外作为交通执法者,虽然上面下发了规定,但是在处罚方面,也是相当谨慎。

  基本上以管理为主,处罚为辅。

  即使对车辆进行处罚,也不会罚得很重,更没有那么大的神经,对车辆进行顶格处罚。

  也就是说,对于国家突然出台的这个“治超”,不管是运输从业者,还是执法者,从思想上都处于一个适应过程。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潘军成带队的资河交管所。

  处罚起来那是真的狠啊!

  而且潘军成的作风相当霸道和强硬,如果有的司机出现抵触情绪,立即就要扣车。

  甚至再抗拒执法,连人都要给你扣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反之,亦然。

  嗯,潘军成还自以为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其实他并没有认识到国家出台的这个规定,也是属于试水阶段。

  因为任何一个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在以后也会根据执法实践进行一定的修改。

  他只是认为既然出台了规定,只要根据规定去进行处罚就不算违规。

  甚至,在执法过程中,还会因为司机们有抵触情绪,而人为加大处罚力度。

  这就让进过资河镇路段的司机们叫苦不迭,从而有了那句“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