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节_482_龟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上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

  □

  寸口脉弦者,即□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注】

  此详申首条,两胠疼痛属寒之义也。寸口脉弦,即首条之弦也。□下拘急而痛,即首条之两胠疼痛也。何以知其为寒也?然必其人有阳虚啬啬恶寒之证,始为肝寒而痛也,即有腹满,亦当温之可也。

  【集注】

  程林曰:弦,肝脉,阴也。肝脉循□里,寒主收引,故□下拘急而痛,以寒胜于内,而阳气不行于外,故外亦啬啬而恶寒也。

  □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注】

  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前以时减辨腹满之中寒,又以恶寒辨□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欠者,呵欠也。夫人欲睡喜欠者,阴引阳入也;睡觉喜欠者,阳引阴出也。今中寒喜欠者,是阴盛引阳也。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阳虚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阳气虚寒也。若发热色和者,非为中寒也,乃为外寒所搏,虽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

  □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注】

  上条以喜欠清涕自出,辨心胸之中寒;此条以下利欲嚏不能嚏,而辨腹中寒也。其人下利里气素虚也,欲嚏不能嚏,何以知此人腹中寒也?盖喷嚏者,雷气之义也,其人内阳外阴阳气奋发而为嚏也。今欲嚏而不能嚏,是阳欲出而复留,阴气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脾经受寒现证也。寒中太阴,阴寒湿盛,阳虚不固,其人下利,但通多不足,故为里虚。盖阳和则嚏,而欲嚏不能,乃阴寒凝滞于里,所以肚中病也。

  □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

  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腹中寒气,故雷鸣切痛。而胸□逆满者,肠胃之外寒气为之也;腹痛雷鸣呕吐者,肠胃之中寒气为之也。主之以附子粳米汤,胜寒气,和内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