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8章 放眼未来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将来国家大力发展运输业,修建水泥路和火车的时候,再考虑致富的事情。

  至于生态环境?

  除了黄河沿岸不准大量砍伐树木以外,其它地区,没有任何保护性措施。

  在人类的生存问题面前谈生态,那就是一个笑话。

  吏员之上的官员们和明清九品以及后世的官员差不多,如八九品对应股科级,六七品对应县处级,四五品对应市厅级,二三品对应高官,一品自然是国级。

  像一个普通县的县令、县丞相当于县高官和县长,县令是从六品,县丞是七品。如果是人口较多的大县,县令就是六品,县丞是从六品。

  还有两名主簿、县尉、大理院院长、都察院院长、吏治院院长、教谕等都是从七品或者七品,相当于两名副县长、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政法委、教育局长等,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职能。

  在他们下面的副县尉、副院长、副教谕,自然就是从七品到八品,然后就是从八品到从九品之间底层官吏,如各部门下属的主事、曹吏、曹掾等,分门别类,各自都对应自己职权。

  汉朝是有大小县区分的,大县像洛阳县,人口几十万,县令自然不能用一般品级来算,就必须提高品级。

  比如当时的划分是大县县令秩千石,如洛阳县令、汤沐邑令、道令等。

  中县县令是六百石,小县县令则四百石,县令叫县长。

  所以一一对应的话,就得提高大县县令的品秩,一县人口超过二十万,便称之为县令,品级为从五品,对应副厅级。比如现在的青州临淄城,人口都已经四十多万,县令的品秩自然要高。

  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县的县令名称改为知县,六品,对应的正处级。像冀州和青州就有不少县城人口突破了十万大关,因此这样的大县在朝廷治下还是很多。

  人口低于十万的普通县县令名称叫做县长,从六品,对应的副处级。这样的县是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县级城市。

  至于洛阳令,四品,相当于正厅级。他的直属上司则是司隶校尉,二品,部长级。

  当然。

  所谓的股科级、县处级、市厅级、高官、国级只是陈暮自己方便理解,真正的实际情况还是跟后世有很大差别。

  比如说一个六品县令对应正处级,从六品县丞对应副处级,八品副县尉和从八品有秩乡长对应科级和副科级,九品亭长和从九品佐吏斗食对应股级和副股级,那么七品和从七品又对应什么呢?

  所以只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并不是说官员制度完全套用后世。

  包括陈暮改革九品,也是在往唐朝方向进步,一步一步先改革到大部制,再往明清政治制度发展,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直接照搬后世的制度过来。

  只不过中华文明一直没有断绝,官员上下级制度到唐宋就

  请收藏:https://m.biquge4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